ID: 22032830

24.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表格式)

日期:2024-12-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445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巩义市芝田镇第一初级中学语文学科优秀教学设计 姓名: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编号: 课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2.教材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古诗。一、篇幅可短可长。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共十八句,白居易的《长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车行》 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其中唐代最长的歌行体诗歌为韦庄的《秦妇吟》,共有二百三十八句之多。二、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例如杜甫的《兵车行》,诗中既有“行人”出征时的记叙,又有“道旁过者”与“行人”的问答,也有“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感叹,读后真能摧人肝肠。三、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由于它要“放情长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韵到底,平仄讲究就很困难了。五、在命名上,诗人通常用“歌”、“行”、或“歌行”来命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高适的《燕歌行》等等。学生比较熟悉的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其中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些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 注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还要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写于公元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本诗是诗圣杜甫的名篇,千古传诵,学习本诗,学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分认识。学生还能在逐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克己为人的博大胸襟的过程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此外,本诗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本诗为七言古诗,但诗篇中的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永长短句和奇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通过形象的语言呈现鲜明画面,寓情于描写之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值得鉴赏和学习。诗歌所具有的深广的社会意义。 3.学情分析前在状态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不少古代诗词,相对而言,古诗词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具有独立借助注释、工具书理解古诗文的能力,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对本诗的作者杜甫,学生并不陌生,从小学至今学生背诵并学习过杜甫一定数量的诗歌。再加上巩义是杜甫的故乡,近期巩义市教育体育局开展了“我和诗圣有个约会”、“杜甫故里诗词大赛”等活动,诵读杜诗、微信打卡活动蔚然成风。可以说学生对杜甫的诗歌风格,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有一定的了解。学习本诗,学生应该能够逐步感受诗人推己及人、高尚的济世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感。根据学生的实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