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34290

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发现”导写及范文展示

日期:2025-02-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37次 大小:18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发现
  • cover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发现”导写及范文展示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谈及他的料研过程,不断提到"发现了新问题”“发现了麻烦事”“发现又失败了”等,又不断提到"发现了新材料”“发现了新转机”“发现了新办法”等。 “发现”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可以说,正是在一个个令人痛苦、令人激动的发现中,杂交水稻研究走向了成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概览】 材料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研过程为背景,着重强调了他在科研中频繁出现的“发现”经历。一方面是不断遭遇的问题、麻烦事和失败,这些代表着科研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与挫折;另一方面则是新材料、新转机和新办法的发现,这又预示着突破与希望。 最后一句“正是在一个个令人痛苦、令人激动的发现中,杂交水稻研究走向了成功”点明了材料的主旨,即“发现”这一行为贯穿于袁隆平科研的始终,并最终促成了成功,凸显了 “发现” 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阐释】 “发现”:这是材料的核心词汇,其内涵丰富多样。既包括对困难、问题和失败的察觉,也涵盖了对机遇、希望和解决方法的洞察。袁隆平的科研实践表明,“发现”不仅仅是简单的看到,更是一种深入的认知和领悟,需要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长期的实践积累。 “成功”:是袁隆平科研的最终成果,也是材料所指向的目标。但这里的 “成功” 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无数次“发现”的基础上逐步达成的,意味着 “成功” 与 “发现” 紧密相连,“发现” 是实现 “成功” 的必要途径和关键环节。 “痛苦”与“激动”:这两个词语描述了“发现”过程中的两种情感体验。“痛苦” 源于发现问题和失败时所面临的困境与压力,体现了科研的艰辛;“激动” 则来自于发现新材料、新转机和新办法时的惊喜与希望,反映了突破的喜悦。它们从情感角度进一步丰富了 “发现” 的内涵,也暗示着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需要有承受痛苦和拥抱激动的心理准备,能够正确对待 “发现” 带来的不同情绪。 【思考方向】 从“发现”的价值层面立意:可以阐述“发现”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无论是在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其他行业,如商业创新、文化创作、教育改革等,每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都可能引发变革,推动进步,引领走向成功。例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解决了疟疾防治的难题,为全球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正是 “发现” 价值的有力体现。 从应对“发现”的态度立意:强调面对“发现”所带来的各种情况,应持有的积极态度。当遇到问题和失败时,不应气馁,而是要像袁隆平一样,把这些视为进一步探索的契机,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去克服困难;当迎来转机和新办法时,要善于把握,充分利用,乘势而上。可以结合一些人物或企业在面对挫折和机遇时的不同态度及结果,进行对比论证,突出正确态度在成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从培养“发现”能力的角度立意:探讨如何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培 “发现”的能力。这需要培养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批判性思维以及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精神等。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欲望,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还可以从社会文化环境的营造方面,阐述如何创造有利于培养 “发现” 能力的氛围,如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等。 【参考立意】 于发现中孕育成功之花 发现,点亮成功的火种 乘 “发现” 长风,破成功巨浪 深挖 “发现” 富矿,铸就成功丰碑 发现之力,成就非凡人生 解锁 “发现” 密码,开启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