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通过实验探究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以及用途的记忆与理解。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对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得出相应结论,发展证据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共同学习,交流探讨,发展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与他人分工协作、沟通交流、合作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实验目的和用品 新课引入 实验目的: 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烧杯、试管、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乳胶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镊子、火柴。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 复习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 实验药品pinpinpin品: 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反应原理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如何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呢 新课引入 2KMnO4 K2MnO4+MnO2+O2↑ = △ 2H2O2 2H2O+O2↑ = MnO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新课引入 01 发生装置的选择 反应物的状态 (固体还是液体) 反应条件 (是否加热) 02 收集装置的选择 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向下排空气法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并且不和水反应) 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探索新知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CaCO3 + 2HCl = CaCl2+H2O+CO2↑ 固体 液体 不加热 固液常温型 CO2能溶于水 CO2密度比空气大 向上排空气法 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探索新知 常见的几种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便于添加液体药品 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探索新知 三、实验步骤 探索新知 三、实验步骤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大理石-加稀盐酸-收集气体。 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_____, 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较好。 导管口有气泡 探索新知 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是什么?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2)装药品 (3)收集气体并验满 (4)检验气体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先加固体再加液体 探索新知 四、二氧化碳性质 探索新知 (1)将收集满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缓慢地倒入放有一只燃着的蜡烛的烧杯里,_____。 观察到蜡烛火焰熄灭 四、二氧化碳性质 (2)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探索新知 (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为_____。将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_____,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加热,观察到_____。 紫色 溶液变红色 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四、二氧化碳性质 探索新知 1.收集二氧化碳时,为什么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2.将收集满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缓慢地倒入放有一只燃着的蜡烛的烧杯里,观察到蜡烛火焰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性质 3.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饮料(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因为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打开汽水瓶盖,塞上带有导气管的橡胶塞,将瓶内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汽水中有二氧化碳。 五、问题与交流 探索新知 1.经过多次检验,二氧化碳未集满,可能原因是什么? 2.二氧化碳刚倒入烧杯中,蜡烛立刻熄灭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