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课程标准: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的基本事实。理解汉朝对西域实施有效管理的历史意义。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两汉政府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意义。 2.比较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提升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培养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而不畏险阻、勇于担当的精神。 学习目标 壹 张骞通西域 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 西域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 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玉门关 阳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张骞通西域 2、背景: 材料三:匈奴破月氏(zhi)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史记》 西域小国林立,被匈奴控制和奴役。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朝十分被动。 材料一: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 ———《后汉书》 材料二: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招贤令 自高祖以来,我国人民屡遭匈奴侵扰。现招募一勇士,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重赏! 3、目的: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通西域 张骞 公元前138年,您的专属工具人张骞已上线。 张骞,汉中郡城固 (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赛原是一名郎官,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 (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张骞通西域 我们在西边待得挺久了,日子过得还可以,不想再打匈奴了。 你认为从张骞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坚持不懈 不屈不挠 忠于祖国 开拓进取 前138年,率领100余人,从长安出发 被匈奴扣10余年,威逼利诱却未曾放弃 继续西行 历尽艰险 安居乐业,无心夹击 再次被匈奴扣押 前126年,仅张骞和一随者回到长安 张骞通西域 (1)时间: (2)目的: (3)结果: (4)意义: 公元前138年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把在西域各国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向汉武帝进行汇报,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基本情况 未完成 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19年,您的专属工具人张骞再次上线。 张骞通西域 漠北战役 公元前119年,对抗匈奴的高潮 · 卫青出定襄,北越大漠戈壁,大败匈奴单于。 · 霍去病出代郡,俘虏匈奴首领、将官80多人。 张骞通西域 这回张骞的西行之路非常安全。 张骞通西域 (1)时间: (2)目的: (3)结果: (4)意义: 公元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完成 5、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通西域 次数 时间 目的 结果/意义 1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吸引了西域各族相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2 公元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文化、贸易往来 张骞两次出使对比 《汉书 张骞传》: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1.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