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新部编版材料分析题专项提分训练 1.中国人民具有智慧和创造力,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创新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材料三 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有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材料四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五 “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大禹治水”是如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习近平的治国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的哪一人物的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商鞅变法导致“家给人足”、“勇于公战”的措施,并据此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思想文化上出现了什么局面?材料四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的核心思想是? (4)材料二、材料五反映的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历史核心素养是我们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材料一 图一 北京人的石刻工具 图二 河姆渡居民的工具 图三 春秋农具 图四 穿有鼻环的牛尊 材料二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三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次之,君为轻”的论断。他认为顺民心,国之将兴,逆民心,国之将亡,统治者要体会老百姓的忧与乐,把人民的忧乐当做自己的忧乐。君王要善待黎民,减轻百姓赋税和徭役,给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浅析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四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通大川,决塞,凿龙门,通缪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请指出图一的生产工具采用的制作方法?说出图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类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屋内?指出图三、图四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了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从图-到图四生产工具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孟子思想核心?他认为“统治者”应如何践行这种思想 (4)从材料四禹的身上你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在各领域出现了大变革的局面。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生产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江、外江,调节两江的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的文物说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方面出现了什么进步?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进步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都江堰的作用。指出都江堰的修建体现了什么理念。 【社会变革】 材料三 公元前356年,商君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