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习题课件 1.(历史解释 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的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粘土,上盖印章),其中有许多“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下邦”等县名。而《秦律》明确规定,地方有事奏请,须采用文书形式。据此可知秦统一全国后( ) A.诸侯受命管理土地和人民 B.中央与地方组成政治联盟 C.地方政府直接听命于朝廷 D.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 C 提示:题中的“‘上郡’‘代郡’”等郡名与基本史实的郡县制的地方行政制度相匹配。“地方有事请奏”意指地方向朝廷请示 2.(唯物史观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秦朝将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这些举措旨在加强( ) A.文化交流 B.地方控制 C.思想统治 D.经济开发 B 提示:题中的“郡”“县”等与秦朝的郡县制的地方行政制度相匹配。“朝廷直接任免”意指朝廷对地方官的控制。 3.(历史解释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图示意的是( ) A.统一度量衡制度 B.统一使用半两钱 C.统一文字为小篆 D.统一车轨的宽窄 C 4.(史料实证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市博物馆正在进行“中国古代货币展”的布展工作。下列文物中可作为秦朝时期展品的是( )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A 5.(唯物史观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短短15年的秦朝,把全国的人力财力,榨取尽了,无数血汗生命,造成许多事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灭六国 B.焚诗书 C.行郡县 D.筑长城 D 提示:题中的“短短15年”“把全国的人力财力,榨取尽了” 与秦始皇筑长城的史实相匹配。 6.(历史解释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A 7.(史料实证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懂。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 ) A.严刑峻法 B.休养生息 C.盐铁官营 D.重文轻武 B 8.(历史解释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推恩令”的实行( ) A.增强了地方的权力 B.开创了地方行政基本模式 C.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D.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提示:题中的“皇帝制定封号”是关键信息,皇帝指中央,封号是皇帝封给诸侯王。 9.(唯物史观 2023年河南省)汉武帝分别设置《诗》《书》《易》《礼》《春秋》博士,让他们专心传经讲学,后来,博士又演变为国家学术教育机关的学官。这有利于( ) A.儒学地位提高 B.科举制度完善 C.人民负担减轻 D.经济管理强化 A 提示: 题中的“《诗》《书》《易》《礼》《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博士演变为……学官”指地位提高。 10.(史料实证 2023年湖北省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江汉油田)“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材料中的“动机”是指( ) A.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B.弘扬传统思想文化 C.消灭种种异端学说 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D 11.(史料实证)右图所示钱币,因铸造量大、影响广,被称为金属铸币双雄。这两种钱币最早铸造于( ) A.秦国 西汉 B.秦国 东汉 C.秦朝 西汉 D.秦朝 东汉 A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