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1217

心肺复苏知识介绍 中职主题班会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4-18 科目:班会 类型: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534623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心肺,复苏,知识,介绍,中职,主题
  • cover
(课件网) 心肺复苏知识介绍 心肺 复苏 急 诊 医 学 CPR 目录 1 心脏骤停定义与原因 2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3 心脏复苏操作方法 CPR 1 心脏骤停定义与原因 CPR 心脏骤停定义与原因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 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最危急的情况之一,表现为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 儿童 成人 心脏骤停定义与原因 创伤 淹溺 出血 窒息 药物过量 烟雾吸入 中毒 溺水 感染 气道梗阻 心脏骤停类型 心室颤动或扑动 心脏停搏和心电-机械分离 01 心室颤动 02 心脏停搏 03 心电-机械分离 2 心脏骤停的临床诊断与表现 CPR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心音消失。 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即停止。 瞳孔散大。 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诊断 意识突然丧失。 大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 3 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CPR 心肺复苏(CPR)概述 心 肺 复 苏 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快速除颤等)使其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 2010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 CPR)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 A-B-C改为C-A-B。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什么是心肺复苏(CPR) C compression 胸部按压 A airway 开放气道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胸部按压 病人仰卧头侧身体平直无扭曲 C1 按压体位: 呼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成仰卧位,头侧。 解开病人衣领、领带以及拉链。 摆放地点:地面/硬板床。 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保持身体平直、无扭曲。 救护:跪于病人右侧。 心肺复苏--胸部按压 C2 按压部位: 胸骨下1/3交界处 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 C3 按压深度: 胸骨下陷至少5cm 有效标准: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 心肺复苏--胸部按压 C4 按压频率: 至少100次/min 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各占50% C5 按压姿势: 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 床旁:应站立于脚踏板,双膝平病人躯干 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不得弯曲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 A1 清理口腔: 清除呼吸道杂物:假牙、呕吐物、血液等。 A2 开放气道 体位:病人平卧在平地或硬板上,采用仰头抬颌法使病人口腔与咽喉成直线。 操作方法:术者站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用力将头部下压,右手置于病人下颌骨下缘将颜部向上,向前抬起,可以起到通畅呼吸道的作用。 心肺复苏--人工呼吸 B1 口对口 B2 简易呼吸器 除颤 除颤时机: 发现室颤或心跳骤停2min内可立即除颤; 心跳骤停未及时发现者,在基础生命支持 CAB 2min后行除颤; 只要具备除颤条件,必要时可盲目除颤。 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与终止指标 成功的指标 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身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口唇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 终止指标 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确定病人已死亡。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 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生命链 01 早期识别与呼叫。 02 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03 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0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05 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