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诗二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 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思路,探究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母爱”的主题思想; 3.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 匿笑(nì xiào):偷偷地笑。 沐浴(mù yù):洗澡;借指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祷告(dǎo ɡào):向神祈求保佑。 遮蔽(zhē bì):遮挡;拦挡。 徘徊(pái huái):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疑不决,或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心绪(xī xù):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流转(liú zhuǎn):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指商品或资金在流通过程中周转;指诗文等流畅而圆浑。 荫蔽(yīn bìn):(树叶)遮蔽;隐蔽。 姊妹(zǐ mèi):姐妹。 亭亭(tínɡ tínɡ):形容高耸,也形容人或花木美好。 【预习导学】 1.《金色花》一文中表现作者想象的句子: 。(在文中画出) 2.《金色花》一文中孩子三次和母亲嬉戏:母亲做祷告时, ;母亲读书时, ;母亲去牛棚时, 。 3.《荷叶·母亲》一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 其表达方式是什么 4.朗读《荷叶·母亲》,理清层次。 送莲(第1段)——— (第2~3段)——— (第4~7段)——— (第8~9段)。 【参考答案】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2.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给母亲投影 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其表达方式是抒情和议论。 4.忆莲 看莲 悟莲 1.查找资料,了解泰戈尔、冰心。 2.查找资料,说说散文诗有什么特点。 3.请你阅读时集中注意力。 4.边读边圈画出生字生词。 5.记录读完全文的时间。 【合作探究】 继续学习朗读课文。 1.用朗读标记标出两首散文诗中你喜欢的句子的朗读重音(·)、停连(停顿时间长用“∧”标出,停顿时间短用“▲”标出,连读用“ ”标出)、语气(声音上扬↗、声音下降↘、声音延长———)。 2.认真品读《金色花》,体味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感情,用不同感情读出来(在下面括号内写出朗读语气)。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 ) (2)“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 )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 【参考答案】 2.(1)调皮、得意、骄傲 (2)母亲的焦急、惦念和“我”的调皮、可爱 (3)嗔怪、担忧、焦虑、爱怜 (4)调皮、撒娇 ①根据朗读重音、停连和语气的要求,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朗读。②小组内成员自由朗读。③各小组评出组内朗读优秀者示范朗读。④各小组齐读,组内展示。⑤这两首散文诗的朗读,除了要做到准确、流畅、有感情,还要通过朗读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两首散文诗都是意境优美之文,美文要美读,力求取得“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效果。 朗读《金色花》,探究下面问题。 1.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2.寻美之旅:你发现《金色花》美在哪里 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参考答案】 1.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圣树上所开的金色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2.孩子的活泼、可爱美———孩子沐浴在母爱中。孩子调皮、天真、稚气美———儿童嬉戏的画面。孩子依恋母亲、回报母亲的美———三次嬉戏…… 3.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我”仍不离妈妈左右,注视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妈妈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妈妈。之所以“我”在妈妈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