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5679

第一单元 4 古代诗歌四首 课件(共64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237565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课件,64张
  • cover
(课件网) 古代诗歌四首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汉族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乐府诗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公元207年,曹操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在平定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后,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他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1.全诗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2.诗人观看到的景物有哪些? 合作探究 沧海、水波、山岛、树木、百草、 秋风(感受)、洪波。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哪些景物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 合作探究 实写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助奇特的想象,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突出沧海之阔大,描绘出一幅极其开阔苍茫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 5.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想一想,这首诗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诗言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壮丽景象,抒发了渴望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借景抒情 写作特色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本诗完全把情包含在景中,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诗人通过描写大海的辽阔与壮美来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诗歌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且把高潮放在诗的末尾,通过虚写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即对大海的感悟,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势宏伟,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 写作特色 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诗人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诗人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勾画出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和波澜壮阔的气势。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律诗: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是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律诗通常为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 文体知识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唐玄宗时,曾任荥(xínɡ)阳主簿、洛阳尉。现存诗不多,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作者简介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古诗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这首诗是诗人中进士次年出游吴地(今苏州一带)时,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北固山下时所作。 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思乡愁绪油然而生。 背景链接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中“客路”是指谁的路?首联有什么作用? 首联写作者已到北固山,但还要乘舟向前,点明诗人行程,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