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复习重点 1. 再次温习作者及写作背景,巩固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 深入思考郭橐驼“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少加人为干扰”与“他植者”在种树方面的根本不同,加深理解文章将种树之道阐发的为官治民之理,进而探究文章结构与内容的关系。 3. 体会并掌握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一、再访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他出身于官吏家庭,贞元年间中进士,后官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创作了 著名的“永州八记” (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 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说、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传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政论文和哲理性散文都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的观点,如《封建论》《天对》等。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生活,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柳宗元的诗,大多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离乡去国的悲哀。 主要作品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等。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柳宗元的政论文有:《封建论》、《夭对》。文学性传记散文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 山水游记有:《永州八记》 寓言散文有:《种树郭囊驼传》,《三戒》,著有《柳河东集》,他的散文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传记:一种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两类:一是历史传记,作者一般是以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撰写,实录成分多,虚构成分少,被称为“史传文学”。另一类是文学传记,它多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典型人物传记,有的不一定实有其人,即使有原型,加工虚构的成分也很多。 文 体 知 识 本文从内容上来看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从形式上看是一篇传记。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文 体 知 识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儿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赋税之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百姓的盘剥,以致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对官府扰民、百姓惶恐的情况作了生动的描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而本文的构思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郭橐驼”,本文的主人公, “种树”是他的职业。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本文题名为“传”,兼有寓言性质,是因事明理之作,由种树之道谈为官之道,借郭橐驼之口指出为官者政令频出的危害。 题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