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 4.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一、教学目标 1.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 能正确识别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3. 能用平面图形描述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的结果,感受立体图形展开后所得出的平面图形的形状,探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4. 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识别常见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创设情境 【观察思考】 教师活动:教师播放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图形,试着让学生说出看到的熟悉的图形. 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有着绚丽多彩的几何图形,如图呈现了许多让人赏心悦目的立体建筑. 如何探索几何图形的奥秘呢?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建筑图片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环节二 探究新知 【观察】 教师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实物. 问题1:观察下列,从中可以抽象出哪些你熟悉的图形 预设: 点 线段 三角形 圆 四边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圆锥. 【归纳】 长方体、圆柱、球、长(正)方形、圆、线段、点等,以及小学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等,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它们都是几何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让学生熟悉相应的图形,归纳总结让学生熟悉几何图形的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思考】 下面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案: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 【概念】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说一说】 观察图中的实物图形,不考虑实物的颜色、材料、质量、大小等因素,仅关注它们的形状,你能发现它们分别与图中哪种立体图形对应吗 预设: 设计意图:通过找几何图形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出立体图形的概念,并通过说一说进一步巩固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思考】 下面这些几何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答案: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概念】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议一议】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先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再展示答案. 几何图形在建筑、图案、徽标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观察图所示的各种标志,分别指出其包含的平面图形,并与同学交流. 预设:圆;圆;圆、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找几何图形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出平面图形的概念,并通过说一说进一步巩固对平面图形的理解. 【归纳】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 从整体看,它的形状长方体;从不同侧面得到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从侧面中可以看到点和线段.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并能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思考】 长方体纸盒是一个立体图形,将其展开是什么样呢? 【做一做】 自己动手将一个纸质包装盒剪开铺平,看看它的展开图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然后再动手将其复原. 小组合作:1.独立动手操作,画出示意图;2.组内交流,得出最终结果;3.分小组展示成果. 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能展开成平面图形,进一步感受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例1 下图中包含哪些简单平面图形? 预设: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正方形、梯形 . 例2 说出下列物体的形状所对应的立体图形. 预设:圆柱;长方体;球;圆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