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63894

【核心素养】3.5 物体的内能--浙教版科学九上探究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5次 大小:9927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学案,探究,科学,核心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3.5 物体的内能 化学观念: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知道改变内能的方法及事例;知道热量和内能的区别。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计算热量的公式。了解四冲程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情况;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热值和单位. 科学思维:通过事例归纳出改变内能的方法并会分析。利用模型建立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会进行物体吸、放热的简单计算。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比热容的模型建立过程。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内燃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科学态度与责任:体验自然科学的价值,体验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于实践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俗称热能,单位为焦耳。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均具有内能。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增大,反之,物体内能减少。物体内能的大小与质量有关。相同状况下的同种物质,质量越大,内能越大,如相同状况下的一杯水和一桶水,后者内能更大。 3.物体内能改变的途径有两种:热传递和做功。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能量形式不变 4.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如压缩气体、摩擦生热、锻打物体、弯折物体。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如气体膨胀。 5.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相同状态下的比热容是一定的,但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容不相同。 7.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cm(t-t0),公式适用于物态不发生变化时物体升温(或降温)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如果过程中存在着物态变化,不能使用该公式。 8.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和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汽油机在工作时只有做功冲程使机车获得动力,其他三个冲程均为辅助冲程,依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9.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单位:固体或液体燃料的热值单位是焦/千克,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是焦/米3。热量计算公式:Q=mq 任务一:探究内能。 【思考与讨论1】1.试解释: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2.为什么说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 【答案】1.不管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分子的热运动总是存在的,尽管其他能量(机械能)可能为零,但内能总是存在的,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不管什么物体,处于什么条件下都具有内能。机械能是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它跟机械运动相联系,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 内能和机械能最大的区别是研究对象不同,内能研究的是微观世界的分子,机械能研究的往往是宏观世界的整个物体所以说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 【思考与讨论2】1.人从滑梯下滑时,臀部有什么感觉? 2.火的使用使人类迈出了文明的第一步。在远古时代,“ 钻木取火 ”是人类常用的一种取火方法,如图 3-65 所示。钻木为什么能获得火呢? 【答案】1.臀部有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臀部与滑梯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使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其能量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钻木时克服摩擦做功使木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木柴的着火点时,木柴就会燃烧起来。 【活动1】1.把图钉按在一次性筷子的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