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0 三 峡 ●从古人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中获得美的享受, 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联想和 想象,仔细品味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怀。 ●提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1 ●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节奏美。 ●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理解文意。 2 本课时学习目标 三峡 3 峡 “两山夹水”的地方 三峡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4 红叶片片的瞿塘峡之秋 巫峡风光 西陵峡风光 5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撰《水经注》40卷,是为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做的注释。《水经》是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记录得非常简略。郦道元收集了有关全国水道的记载以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为《水经》作注释,对《水经》中的记载加以详细阐明和补充,引书达四百多种。它叙述了两岸各地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大大丰富了原著内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作者及作品简介 6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7 阙处(quē) 叠嶂(zhàng)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ù) 御风(yù) 素湍(tuān) 绝 (yǎn) 飞漱(shù) 长啸(xiào) 属引(zhǔ) 哀转(zhuǎn) 沾裳(cháng) 8 10 三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整体感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自由朗读,读清句读。 本文多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采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 注意学习处理语速、语调、重音的方法,达到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的要求。 如第一段稍高昂,语速适中;第二段语速加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语气舒缓,语速略慢,读出清幽之气;第四段语气低沉,语速稍慢,读出凄美之感。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用 词类活用 文言文常见 语法现象 积累词句,理解文意 10 10 三峡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完全没有。 同“缺”,空隙、缺口。 如果不是。 正午。 半夜。 日光,这里指太阳。 精读细研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