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1给动物分类 1、根据动物的某些特征,如生活环境、运动方式、外形特点、有无脊椎等,把具有相同特征的动物归为一类的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分类。 2、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可以把动物分为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 3、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椎,将它们分为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像蚊虫、蜗牛、水母、河蚌、蚯蚓等是无脊椎动物,像青蛙、猴、鲨鱼、鸟等是脊椎动物。 4、脊椎是人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撑,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5、我们用建模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脊椎,脊椎的结构是一节一节的,脊椎的形状是弯曲的。6、高等动物身体坚挺有型,是由于脊椎具有支撑身体的作用。 7、脊椎是由一节一节的骨头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可以方便脊椎弯曲。脊椎可以支撑身体、保护内脏、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8、我国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有几百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东北虎、朱鹮、鹦鹉螺、宽尾凤蝶等。 2鱼类 1、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以颌取食的变温脊椎动物。 2、鱼类的共同点: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表面有鳞、有鳃、有鳍、嘴总是不停地开合、眼睛长在头部两侧、生活在水中等。 3、鱼鳃和鱼鳍是鱼类的重要器官,是鱼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3、鱼鳃的鳃盖下是鲜红颜色的鳃丝,鳃丝细细的,一排排的排列着。 4、如果根据鱼鳍生长的位置,鱼鳍分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 5、鱼是用鱼鳃来进行呼吸,通过鱼鳍来运动的。 6、鱼在游动时,鳍各有分工,且相互合作,某一动作需要多个鳍相互作用。 尾鳍:控制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 背鳍、腹鳍:起平衡作用。 臀鳍:协调其他各鳍的作用。 7、鱼在游动时,它的各鳍是配合运动的。尾鳍不断摆动,在鱼前进时起主要作用;胸鳍和尾鳍配合划动,在鱼拐弯时起主要作用。 8、鱼用鳃呼吸。水流由口进入、经过鳃后流出的过程中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完成呼吸。 3鸟类 1、鸟类是体表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2、体表有羽毛是鸟类的共同特征。3、根据构造和功能,羽毛可以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4、正羽是覆盖在鸟身体上的大型羽片。鸟的翅膀和尾部都长有正羽。羽片上有一根根排列整齐的“细线”。轻触羽毛,发现羽片比较顺滑。5、鸟类正羽呈扇形排列,便于扇动空气;具有防水性,利于鸟类雨天飞翔;正羽管中空,可以减轻鸟体重量,便于鸟类高空飞翔。6、绒羽紧贴鸟的身体,像棉花一样蓬松,细小而柔软。绒羽可以帮助鸟类在飞行时保持体温。7、喙和足是鸟类的主要器官,喙也是鸟类特有的器官。8、不同鸟类的喙和足形态差异很大,这与它们生活环境、生活习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4哺乳类 1、哺乳动物是身体表面有毛、恒温、胎生和哺乳的高等脊椎动物。2、恒温是鸟类和哺乳类不同于其他种类动物的重要特征。3、哺乳动物的皮肤不仅具有敏锐的感觉,还有调控体温的作用。4、哺乳动物的皮下脂肪具有保持体温的作用。5、哺乳动物的躯体和四肢结构有利于它们快速运动,并有多种运动方式。6、哺乳动物有奔跑、飞翔、跳跃、游泳等多种运动方式。 第二单元 5运动与位置 1、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人)的运动、植物生长的生命活动、交通工具的运动,以及非生命体的(溪水、白云、月亮等)的运动等等。2、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是机械运动,如地球的自转、弹簧的拉伸等。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4、运动的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