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73190

4 古代诗歌四首 课时提高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409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年级,语文,2024,编版,学年部,2024-2025
  • cover
古代诗歌四首   古诗苑是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山清水秀、云淡风轻。古诗苑又是一曲唯美的抒情乐章,在这里,你能够听到慷慨悲歌、低吟浅唱。班级拟开展“漫步古诗苑”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练基础 1.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心中有情,万物皆有情。胸怀宽广,山水也会豪迈,“    ,   ———(《观沧海》);悟出自然之趣,江夜也充满生活哲理,“    ,   ———(《次北固山下》);思念友人,明月也来深切关心,“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羁旅漂泊,黄昏也令人愁肠百结,“    ,   ———(《天净沙·秋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观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开篇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海水和山岛。 C.“日月之行”和“星汉灿烂”中的“日月”“星汉”都具有宏大的特点,给人以壮美的感觉。 D.本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获胜后所作,表现了他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昂扬奋发的精神。 3.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 4.《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 笛子 古筝 唢呐 编钟 二胡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6.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效果,颔联中的“悬”字表现出怎样的情景 7.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常被误写成“燕”。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雁”。 知 识 卡 片 《汉书·苏武传》记载:“教使者谓单于,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后以“雁足”或“雁”为书信的代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季节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中写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10.有学生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作为毕业赠诗送给同学,是否合适 请说明理由。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曲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使整个画面颇像一幅笔法潇洒的水墨画,耐人寻味。 B.这首散曲,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题眼。 C.这首散曲既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散曲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12.请用生动的语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