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074781
第一单元 教材同步知识清单-【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讲练与单元复习(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下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学案
查看:32次
大小:280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单元
,
同步
,
第一
,
下册
,
模块
,
拓展
第一单元 教材同步知识清单 一、《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一、作者相关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895):德国哲学家、社会科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恩格斯与马克思合著《共产党宣言》,并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提供了重要支持。 他的重要著作包括《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自然辩证法》等。 2.思想贡献: 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二、文章体裁 理论性论述文: 以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论述为主,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通过大量事实和理论论证,揭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基础。 三、字音 常见字音辨析: 辩证(biàn):辨析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máo dùn):事物发展过程中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四、字义 关键字义: 1.基础:根本的部分,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决定性:在某一领域或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性质。 3.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社会意识形态及相应的组织。 五、词语辨析 1.生产力 vs. 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物质生产的能力,包括劳动力、生产工具、科学技术等。 生产关系:人与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包括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 2.经济基础 vs.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条件。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结构,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历史规律 vs. 个人作用: 历史规律:指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普遍存在的趋势。 个人作用:个人活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但不能违背历史规律。 六、课文结构 1.引论(概述):提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生产活动。 2.正文(论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组织形式及思想观念。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通过国家、法律、意识形态等对经济基础的调节。 3.结论:历史的发展是物质生产力推动的过程,人类活动受历史规律制约。 七、阅读要领 1.把握理论逻辑: 弄清“经济基———上层建筑”这一核心关系。 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 如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变革引发的社会结构变化(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3.联系实际思考: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如何决定国家政策与社会思想。 八、解透课文 1.关键观点提炼: 核心论点: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次级论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结论:社会发展既遵循物质生产的规律,也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2.理论应用: 社会发展规律的例证:如工业革命、信息化时代等。 中国发展实例: 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基础(市场经济)变化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当下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推动绿色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 3.讨论思考: 物质生产力是否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主观能动性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改变历史规律? 如何理解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如法律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作者相关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哲学家。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主要实践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哲学代表作:《实践论》《矛盾论》等。 2.思想贡献: 强调实践在认识和思想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创立了一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体系。 二、文章体裁 哲学论述文: 深入探讨正确思想的来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和理论分析揭示思想的本质。 阐述哲学中的认识论,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提供指导思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中职基础模块上册周周练(10)(含解析)(2025-08-23)
中职基础模块上册周周练(9)(含解析)(2025-08-21)
吉林省全国名校中职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08-26)
二《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2025-08-22)
中职基础模块上册周周练(8)(含解析)(2025-08-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