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枣核》是一篇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只有枣核大小的孩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帮助村民战胜邪恶势力的故事。本课语言生动活泼,主题深刻,富有思想性和哲理,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认识到智慧、勇敢和善良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复述能力和想象力。此外,《枣核》作为一篇民间故事,还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类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充满兴趣,他们喜欢听、喜欢读,更愿意去探讨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由于故事简短易懂,语言生动,学生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同时,通过这篇故事,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勇敢、智慧和善良的品质,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授时,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故事中的内涵,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爹、勤”等7个生字,会写“妻、爹”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通过朗读,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试着续编故事。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体会枣核的品质。 2、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试着续编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枣核吗?它小小的,不起眼,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却和枣核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名字叫“枣核”,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枣核》,并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阅字典或请教老师。 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纠正读音。 重点指导“衙”字的读音和写法,强调它是旧时官署的称呼。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事情?可以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课文主要写了枣核的出生、勤快能干、帮乡亲们牵回牲口、戏弄县官等事情。 (三)深入研读,体会品质 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枣核出生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爹娘的心情。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爹娘因为枣核长得太小而发愁,但枣核却安慰他们说:“别愁,别愁,等我长大了,能帮你们做事情呢!”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枣核是一个懂事、乐观的孩子。 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枣核勤快能干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枣核的勤劳和能干。 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出这两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概括这两个自然的大意。 ①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也不见长。 导语:枣核的爹是怎样说的?枣核的娘是怎样说的?枣核自己又是怎样说的?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读好这三句话。“枣核呀,你真叫我白欢喜了一场!”(读出爹的失望)“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慌!”(读出娘的发愁)“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读出枣核的自信) ②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导语:说说枣核都有哪些本领呢?通过交流,简单了解枣核的勤快和超常的本领。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枣核天天干活,学了很多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身手敏捷的孩子。 3、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枣核帮乡亲们牵回牲口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枣核趁衙役们睡着时,解开缰绳,蹦到驴耳朵里大声吆喝着赶驴。等衙役们醒来时,枣核已经牵着牲口回到了村子。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枣核是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