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7258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33张PPT)

日期:2025-02-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41057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俄国,改革,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REFORM IN RUSSIA 俄国的改革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二课 “假如我能活到200岁,整个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叶卡捷琳娜大帝 录 02 废除农奴制 目 01 彼得一世改革 9C 10C 13C 14C 15C 16C 莫斯科公国崛起 “罗斯受洗”东正教成为国教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两个多世纪 建立基辅罗斯 莫斯科公国与拜占庭帝国联姻。双头鹰标志成为俄罗斯的象征。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正式采用沙皇称号,确立专制统治。 俄国的由来 17世纪的荷兰人几乎控制了全世界的海洋贸易,相对宽容自由的环境使国家充满活力。……英国在17十七世纪里完成了政治变革,君主立宪制初步建立……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带领下,在17世纪中叶成为欧陆首强。 ———《大国崛起》 17世纪末的俄国是欧洲落后国家,政治上内乱不断,领主弄权,东正教干政;经济上严重落后于西欧和中欧国家;军事上经常遭到波兰、土耳其等强邻的进攻,射击军缺乏战斗力,经常参与反对沙皇的叛乱;文化教育方面更为落后,全国没有一所世俗学校,居民识字率仅为2%--3%。 ———张建华《俄国史》 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发展缓慢落后。 西欧国家强大,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从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俄国农奴制 俄国农奴制1649年形成,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被束缚在农奴主的土地上,处于社会最底层。 彼得一世的西欧之行 1697年3月9日,彼得率领使团从莫斯科出发 第一站:瑞典辖地里加 第二站: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一周,火炮射击) 第三站: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海牙(三个月,船厂木工) 第五站:英国伦敦(学习造船理论、参加了英国议会举办的第一届会议) 第六站:波兰华沙(双方达成共同对抗瑞典的共识) 1698年8月25日,彼得结束一年半的访问,回到莫斯科,并招募各种专门人才共计640人。 通过此次欧洲之行,彼得发现了俄国人思想的封闭和生产力的落后,他决心改变俄国的面貌,向西方学习,全面进行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一、彼得一世改革 2.内容 1708年在全国设立8个省(后增至11个省),各省的总督直接向沙皇负责,统领地方的军事、政治、税收大权。1711年3月彼得一世下令设立由9人组成的枢密院,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枢密院的成员由沙皇亲自挑选和任命,其职责包括制定新法令,编练海陆军,征收赋税 …… ———张建华《俄国史》 2.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解散了射击军,并宣布实行义务征兵制……同时规定贵族家庭的男子服兵役的人数不得少于其家庭总人数的2/3…… 彼得一世从无到有,建立了一支海军。1703年在彼得堡和波罗的海沿岸建立几个大的造船厂和海军基地……1715年在彼得堡建立海军学院,同时还选派大量的贵族青年到荷兰、英国等国学习军事指挥技术。 ———张建华《俄国史》 一、彼得一世改革 2.内容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 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2.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他鼓励工业发展,给工厂主许多优惠,在他统治下手工工场发展到240多个,新的工业部门也建立起来。为解决劳动力问题,他于1721年领布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做工,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他推行重商主义,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为发展工商业,从国外招聘大量技术专家,允许他们在俄国办厂,并给他们以宗教宽容与司法特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