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1082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4 绝对值 教学设计 (1)(表格式)

日期:2025-04-2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565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1.2.4
  • cover
《1.2.4绝对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4绝对值,在学习了正负数、数轴、相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绝对值。本节要求学生掌握绝对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会用绝对值的非负性解决问题,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学生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面对的是七年级新生,小学阶段,他们已经接触过负数,但了解不深,本节知识在学习了相反数的基础上借助数轴来学习绝对值,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会准确求出一个数的绝对值。此外,绝对值的非负性对部分学生而言理解与运用的难度均较大。 教学目标设置 代数课教学重在法则的形成与运用过程,难在对算理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与相反数关联,立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立足本章及本节,教学目标定位为: 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掌握绝对值的有关性质并会解决问题。 3.经历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引起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及非负性。 教法策略分析 绝对值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法则。知道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及非负性”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等方法,通过生活化的情景形象直观的引出绝对值,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逐个列举求绝对值的几种情况,帮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设计 创造情境 . 引入新课 社区里开展了“迎接奥运、全民健身”的健康跑活动,小奥和小运在暑假里制定了每天跑5km的运动计划,在一条东西走向的绿道上,小奥从起点O向东跑5km到达A处,小运从起点O向西跑5km到达B处,小奥和小运都完成运动计划了吗?思考:1.若记向东为正方向,则A处记做_____,B处记做_____.这两个数相同吗? 2.在数轴上,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同吗? 新知探究 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用|a|表示.(数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0) |a|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例如:| 5|=5,|0|=0,|5|=5. 因为距离不可能是负数,所以一个数的绝对值不会是负数,最小值是 0。 即 | a | ≥ 0,一个数的绝对值具有非负性 试一试 表示+5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 ;即+5的绝对值是 ,记作 ; 表示3.5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 ;即3.5的绝对值是 ,记作 ; 表示-3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 ;即-3的绝对值是 ,记作 ; 表示-4.5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 ;即-4.5的绝对值是 ,记作 ; 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 ;即0的绝对值是 ,记作 归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 符号语言: (1)若 a > 0,则 | a | = a; (2)若 a = 0,则 | a | = 0; (3)若 a < 0,则 | a | = -a. 例题解析 例1:(1)分别写出 1, -0.5 和 的绝对值。 |1| = 1,|-0.5| = 0.5,|-| = 试一试请写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8 ;(2)-3.9;(3).(4)100;(5)7.5;(6)0;(7)-(-13);(8)-(+18) 例2:如图,数轴上的点 A,B,C,D 分别表示4有理数a,b,c,d,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哪个数? 答:因为在点 A,B,C,D 中,点 C 离原点最近,所以在有理数 a,b,c,d 中,c 的绝对值最小. 提问2:一个数的绝对值的大小,和表示它的点与远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结论: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