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7753

10.1《劝学》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1380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1,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10.1《劝学》助学清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助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并背诵全文。 2.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3.了解荀子的生平、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对荀子“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4.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学法指导】 1.积累基础知识,熟读成诵。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明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 【助学清单】 一、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用 (一)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汉代著作因避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游学于齐,后三为祭酒(学长),继赴楚国,由春申君用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后终老其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虽属儒家学派,但也受到各家的影响,成为先秦时期的一集大成者。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2.写作背景 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人为的。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仪,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积善成德”,成为君子。 3.相关知识 (1)古代的“劝学诗”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 《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代刘过 《书院》)   “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涵泳”。(宋代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2)《荀子》 《荀子》是荀子及其门人弟子所著,现存32篇。该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论说文的进一步成熟。 主要内容: “重人轻天”思想。《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认为人不能决定自然规律的存亡,天也不能决定人类的治乱、吉凶和命运。天与人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 “隆礼重法”学说。这是基于人性恶的理论基础,强调发挥“礼义”的教化作用,借以改造生来不良的人性,同时还要用刑罚制服性情顽劣之人。 作品评价: 《荀子》一书的思想,作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