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8945

8.2《 登高》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223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登高,2024-2025,学年,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8.2 登高 (30分钟 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课时目标】 基础 达标 能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 素养 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课时必刷】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登高》,完成1~3题。 1.文学常识填空(10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   ———,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    ———,他亦被称为“     ———,作品集有      。 2.下列对《登高》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5分) (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身的状况,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对现实观照的结果。 3.前人评此诗颈联有“片言明百意”之赞语,“百意”体现在哪里 (8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15分) 奉寄高常侍① 杜 甫 汶上相逢年颇多②,飞腾无那故人何。 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③不啻过。 今日朝廷须汲黯④,中原将帅忆廉颇。 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   【注】①本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三月,高适回朝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时年61岁。②开元二十七八年间(739-740),高适秋后至汶上,与杜甫结识。③曹刘:汉代文学家曹植、刘桢的并称。④汲黯:汉代名臣,以直谏闻名。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诗人认为和高适的友情并没有因初逢之后分别时间久远以及友人的升迁而发生改变。 B.颈联用“廉颇”典故突出了高适的年龄,又抒发了因高适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悲愤之情。 C.虽有明媚的春光,但诗人想到自己人生迟暮,更觉友情之可贵,因此更觉离别之悲伤。 D.全诗是诗人对友人的寄奉之作,由从前事写到目前事,字里行间可见诗人待友之挚情。 5.前人论此诗,认为杜甫“赠诗不做谀词”。对这一观点应该怎样理解 请结合颔联进行简要分析。(10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6~7题。(15分) 征  夫【注】 杜 甫 十室几人在 千山空自多! 路衢惟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 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注】此诗于广德元年十月作于阆州。时吐蕃围攻松州,蜀人被征戍守,战事失败,死伤甚众,故有此作。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  ) A.“路衢”句写诗人的所见所闻,叙写家人与征夫生离死别的场景,催人泪下。 B.“城市”句与上句相对,写热闹的城市也听不到欢声笑语,更显景象之悲凉。 C.“漂梗”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战乱时期人们居无定所、四处漂泊的状态。 D.“衔枚”句展示了出征将士们手持武器上阵杀敌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必胜的信心。 7.这首诗起首两句格调沉郁,请简要赏析。(10分) C级 情境创新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20分) 夏季是草木生长旺盛的季节,天气愈热,万物愈加  ①  。在山里,这种蓬勃的生命力达到了高潮,仿佛有看不见的通道,将所有热烈的色彩汇聚起来,如涓涓细流般不声不响,却鲜翠得几乎要溢出来。在一片翠绿之间,星罗棋布地点缀着一块块金黄的色彩,颜色稍微跳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