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0189

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教学课件 (共48张PPT)

日期:2025-04-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585600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域,文化,城乡,景观,教学课件,48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Rural and Urban Areas 核心素养 1、理解地域文化差异:包括语言、宗教、习俗、艺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体现在城乡景观上。 2、分析地域文化影响:分析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具体影响 区域认知 01 1、多角度分析:能够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2、批判性思维: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质疑和反思关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传统观念或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综合思维 02 1、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倡导可持续发展:关注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保护自然环境、传承地域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建议。 人地协调观 03 实地考察与调研:具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关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 04 目录 01 地域文化 02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03 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 地域文化 一 地域文化 1. 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不同地域 自然环境 资源物产 生活方式与习惯、优势产业 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 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新西兰毛利人 埃及文明 俄罗斯红场 地域文化的特点 区域性 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其中,“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其范围大小不等。 地域文化的特点 多样性 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类型、组成和景观等方而,根据属性可划分为有形地域文化和无形地域文化。前者一般以物质形态存在,较为具体,例如民居建筑、遗迹遗址等;后者主要包括节日庆典、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相对抽象。 地域文化的特点 独特性 地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 地域文化的特点 相对稳定性 相对稳定性 地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 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 (1)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文化的差异 地区 人口分布 生产活动 生活习惯 东部农耕区 人口众多,密度较大 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畜牧企业 以粮食为主食,传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 内容拓展 西部牧区 人口较少,密度很小 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畜产品加工厂 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内蒙古和新疆北部广大牧区牧民长期以来以蒙古包为主要居住场所,现在定居点逐渐增多 (1)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文化的差异 内容拓展 (2)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 北方 南方 耕地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农作物 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传统民居 以土坯为原料,注意防寒 以砖瓦为原料,注意通风散热 主食 面食 大米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船 内容拓展 活动探究 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黄土高原 活动探究 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北京 活动探究 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潮汕 活动探究 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青藏高原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二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 城乡景观 是城镇和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其空间尺度可大可小。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 地域文化的体现 往往体现在城乡生产景观、聚落景观以及建筑格局和主体建筑物风貌等方面。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 地域文化的体现 (1)城乡景观空间尺度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2. 地域文化的体现 (2)城乡景观的体现 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