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贝多芬 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学习其坚忍不拔、不向命运低头的高尚品质;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艺术表现:了解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创意实践:引导学生边唱歌曲边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 文化理解: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目录 课堂导入 1 新知探索 2 课堂小结 3 课后作业 4 课堂导入 他有多重职位:音乐家、钢琴家、指挥家... 他被称之为:“乐圣” 他是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他有缺陷,但又完美 有这样一个人... 新知探索 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贝多芬创造出非常多的优秀作品,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响曲为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A大调第七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欢乐颂》主旋律)、序曲《爱格蒙特》、《莱奥诺拉》、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F大调第二浪漫曲。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月光曲》曾以传说的形式出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卷网-六年级上册第23课。 贝多芬创作的三个时期 1792-1802 波恩时期 1802-1814 英雄年代 1815-1827 创作晚期 辛酸的童年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的波恩。他的父亲为了让贝多芬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神童,从小就剥夺了他上学、玩耍、休息的权利,强迫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性情暴躁的父亲常常半夜将小贝多芬从床上拖下来练琴。 贝多芬的故事 幸遇好老师 贝多芬11岁时,有幸遇到一位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作曲家聂费。聂费不但发现了贝多芬的天赋,还帮助他熟悉了巴赫等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培养了他对民间音乐及德国文学的兴趣,并指导他完成了最初几首音乐作品。 血气方刚的青年 1803年,血气方刚的贝多芬,受法国大革命的鼓舞,创作了他的第三交响曲,命名为《波拿巴交响曲》。在乐谱的封皮上还写着“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那时贝多芬将拿破仑看作革命的象征。 不朽的名曲《欢乐颂》 贝多芬的晚年十分不幸,但他从未向命运屈服。在已经耳聋的情况下,他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歌颂人类理想———自由、平等、博爱的《第九交响曲》,作品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当时,舞台上谢幕多达五次,超过了当时皇家谢幕三次的记录。 观看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课堂小结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挣之中。 同学们在我们今后。人生道路上难免有凄风苦雨、险滩急流,但只要我们用信念做桨、意志做帆。要知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贝多芬的作品。 感谢聆听/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音乐学科 人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贝多芬》 教学设计 课题名 《贝多芬》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学习其坚忍不拔、不向命运低头的高尚品质;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艺术表现:了解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生平及其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创意实践:引导学生边唱歌曲边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 文化理解: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贝多芬简单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