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 《5.摆的快慢》说课展示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背景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环节分析 教师科学素养展示(创新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背景 本课选自2019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学习主题为《计量时间》,本课《摆的快慢》是第5课。 在本单元的前几课中,同学们已经体会到了计量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了古人最先根据太阳有规律的东升西落形成了最早的计时单位———天,还学习到为了更精准地计量时间,人类曾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计时,用燃烧的香或蜡烛计时,用水计量时间,以及设计制作我们的水钟等。 上一课,学生已经认识了摆钟,并通过测量摆的摆动次数,知道了摆的等时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发现,不同小组的摆在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不一样的,进而转入本课,探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的关系或规律。在后面的课程中还有让学生制作钟摆等内容。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背景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目标来自于2022年《科学课程标准》中的以下相关学习内容。 核心概念12“技术工程与社会”———六年级:初步认识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举例说明科学发展可以促进新技术发明。 (主要体现在7课“计量时间和我们的生活”,和2课、4课、5课的实验操作教学中;而计时工具的发展演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则贯穿于整个单元之中。) 核心概念13“工程设计与物化”———六年级: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 (主要体现在3课“我们的水钟”和6课“制作钟摆”以及评价我们的作品等内容中。)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改变摆锤质量不能改变摆的快慢;而摆绳的长度会影响摆的快慢: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摆绳越长则摆动速度越慢。 2.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实验现象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能有效开展改变摆锤质量、摆绳长度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3)能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能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3.科学态度目标 (1)初步意识到获得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意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并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的好奇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三、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推测分析、设计实验、操作验证、总结梳理、反思质疑等科学学习的环节步骤及必要过程,探究得到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及其规律,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好奇心与持续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素养。 四、教学准备 摆绳(或棉绳)、几个大小相同的螺母(或钩码)、铁架台、秒表(或手表)、两个实验的记录表(可以使用配套的《科学活动手册》中的记录表)。 五、教学环节分析 新版的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编排特点,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聚焦———探索———研讨”这三个部分进行呈现的。 五、教学环节分析 结合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按照我县推广使用的“问———探———问”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一)创境生疑,聚焦问题(问)———聚焦 聚焦研究问题,激发探究兴趣。 (二)实验探究,验证规律(探)———探索 自主设计实验,指导实验操作。 (三)交流研讨,反思质疑(问)———研讨 1.交流研讨 2.应用发现 五、教学环节分析 (二)实验探究,验证规律(探)———探索 1.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提示,使用之前科学课上用过的对比实验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要认真分析实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