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9738

9《黄山奇石》教学实录

日期:2025-02-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42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
  • cover
《黄山奇石》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 【教材解析】 《黄山奇石》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重在丰富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尤其是低段教学要求,要让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还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从单元选文和其他板块内容来看,本单元的课程内容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这个学习任务群在第一学段提出的“学习内容”要求包括“诵读表现自然之美的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同时,“教学提示”中提出:“可以根据学段学习要求,围绕多样的学习主题创设阅读情境”。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本课讲的是在闻名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2—5自然段生动具体地介绍了4块有趣的奇石,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其它怪石,突出了奇石的多、奇和趣。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中外闻名”“陡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情境中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黄山“仙桃石”和“猴子观海”的“奇” 抓住“飞、落、蹲 、望”等动词,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3. 能用积累的词语说一处景物,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像说说图片中的石头,并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中外闻名”“陡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情境中借助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黄山“仙桃石”和“猴子观海”的“奇” 抓住“飞、落、蹲 、望”等动词,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学过程】 学习攻略一 :明确位置 出发黄山 1. 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在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开启了美丽中国行,我们跟着课文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去过山西省的———鹳雀楼,我们还去过江西省的———庐山瀑布。今天我们的第三站就要到达安徽省的黄山,去看那里的奇石。师:瞧,我们坐着飞机向黄山出发。 2. 播放视频 师:黄山有四绝,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们主要是领略黄山奇石。 板书课题“奇”就是生:很奇怪。师:也就是说那里的石头奇形怪状。在到达黄山之前,请小朋友先来做好攻略看一看我们的目的地黄山在哪儿?课本46页,黄山就在安徽省的———南部。 师:真聪明,会抓重点,它在,读——— 生:安徽省南部。 师:安徽省南部有中外文明的黄山风景区,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来,请你读。 生:中外文明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师: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刚才有小朋友就说了,你看课题叫《黄山奇石》,现在称它们是———怪石,它们究竟是怎样的奇形怪状呢?今天我们就要一睹他们的真面目。请小朋友自己来读一读我们的课文,注意老师的要求,不着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在这份攻略里,都向我们重点推荐了哪些奇石?找到它的名字,将它画下来,好开始自己读。 设计意图:入境则生情。新课伊始,激发学生对黄山的探究欲望,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然后播放黄山的风光视频,优美的音乐,动人的解说,再加上神奇迷人的黄山风光,将学生带入了课文营造的情境中,极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