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复习目录 第 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时空连线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2年 黄巾起义爆发 公元184年 秦统一六国 东汉建立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西汉建立 秦朝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25年 单元概括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然而,秦朝实行残暴统治,最终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社会趋于稳定。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东汉建立初期,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东汉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危机日趋严重。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 课程标准 1、知道秦朝统一、西汉与东汉的统治,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历史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理解其对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 4、知道这一时期医学、数学、农学、史学等成就,了解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为世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增强文化自信。 第 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知识点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红字背诵,其它熟读,时间4分钟)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官员都要遵从皇帝的指令。 皇帝制的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 常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皇帝 监察 军事 行政 郡(守) 县(令或长) 乡、里、亭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中 央 集 权 君主专制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高度都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郡县制意义: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三、巩固统一的措施(背诵红字,其它熟读,时间4分钟) 方面 措施 影响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交流 有利于政令的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秦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灵渠:连接了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车轨和道路宽度、开凿灵渠 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秦半两 铜权 铜量 课堂检测 1.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 ) A.周武王 B.嬴政 C.大禹 D.商汤 2.有学者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修筑长城 3.在秦朝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影响最大和最深刻的是( ) A.修长城 B.统一货币 C.车同轨 D.书同文 D B C 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