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10051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解析版)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44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统编
  • cover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练习 一、单选题 1.鸦片战争后,某官员曾说:“魏子别我时,授我书一编。谓是《海国图志》,幽遐靡弗宣。”该官员还透露,当时《海国图志》雕刻印刷不成问题,达官贵人争相买书。这主要是由于,该书( ) A.本质上为了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B.找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 C.对列强侵略挑战予以积极回应 D.得到了最高统治者赏识 2.据《广东军务记》记载:“初九、初十日,逆夷又往三元里及萧冈各乡,复行扰害。由是乡民共愤,鸣锣聚众,杀死逆夷六、七人,余逆脱回……”关于这次中国人抵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击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具有自发性 C.抗英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近代一本小册子上评论这场冲突:“(它)与近代中国国运之转变,关系至大……当此烟祸流毒海内之顷……抚今视昔,辄令人生无穷之感愤。爰摭旧闻,纂为斯编,聊以纪念国耻,亦以昭示殷鉴。”这一评论( ) A.折射出民族危机的空前严峻 B.指出了战争背后的文明冲突 C.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深远影响 D.分析了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4.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 ) A.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D.清政府成功抵御列强侵略 5.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迈开了蹒跚的步伐,冲击“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观念,拉开向西方学习的帷幕。近代开启学习西方先河的是( ) A.康有为主张“托古改制” B.李鸿章主张“自强求富” C.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D.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 6.下表为1840—1911年间洋货消费的情况。“洋货”一般指外国商船运来的海外物品,多为欧洲商品。据此可知( ) 时间 消费风气 洋货种类 1840—1870 炫耀性消费洋货之风 钟表、玻璃制品、毛织品等奢侈品 1870—1890 时尚性消费洋货之风 五金、眼镜、火柴、化妆品等时尚品 1890—1911 实用性消费洋货之风 洋布、煤油灯、肥皂等日常生活必需品 A.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民众日常生活 B.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方式的转变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传统经济形式已然淡出了历史舞台 7.晚清时期,西方各国在中国开设的邮局称为“客邮”,这些“客邮”不受中国海关检查。英国于1834年在广州首设邮局;19世纪60年代后,法、美、俄、日、德等国也先后在中国设立邮局;各国在华“客邮”从1897年的25处增至1906年的65处。各国在华“客邮”的发展映射出( ) A.近代中国邮政的繁荣 B.清政府关税主权的不断丧失 C.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 D.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 8.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人称作为“通商战争”,源于中国与西方的通商制度的冲突,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为中国的禁烟政策和贸易制度妨碍了英国奉行的自由贸易主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 ) 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 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 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 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 9.如表所示为1830—1842 年英国机制棉纱布输华数量。清朝方面的统计显示,1833—1834年英国输华纺织品货值达到1825―1826 年英国输华纺织品货值的20倍以上。这可用于说明,近代前夕的中国 时间 平织棉布/码 棉纱/磅 1830年 600000 380000 1832年 2262776 383600 1834年 5699106 901120 1836年 13049250 3155769 1838年 23063784 3733580 1840年 21355763 2419560 1842年 19358120 4485856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英国议会下院蓝皮书《1847年小组委员会报告书》。 A.封建社会危机日益凸显 B.已经遭遇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