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侵华 事件 救亡图存 1840 1860 鸦片战争爆发 《北京条约》签订 1894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1895 《马关条约》签订 1900-1901 《辛丑条约》签订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 戊戌变法 地主阶级 开眼看世界 ?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地主阶级:开眼看世界。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等。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1898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 资产阶级:戊戌变法。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何去何从?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新课标: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894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目录: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情境创设: 假如你是一名生活在清朝末期的有志青年,你应该会关注着当时发生的什么事件呢?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时代背景 (1.客观环境)“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_____》,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与洋人之提线木偶有何异?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也!” 辛丑条约 (2.政治: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能否救我中国?一系列系统性改革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而且还建立起了癸卯学制。但我看呐……改革根本目的是维护清廷统治,政策又‘支离拖沓’,一些官员‘敷衍了事’,顽固保守,终不会取得大的进展,反而会激化社会矛盾。”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3.经济条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资产阶级的力量越来越壮大了,而且也频繁地参与地方或全国性的经济与政治活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提供了民主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会不会是一个异数呢?” (4.思想基础)好友秘密给了我一本《革命军》,书中“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振聋发聩,至今我才知晓清政府贪酷无度和统治者的荒淫无耻!我要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于世!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5.组织基础)“1905年8月,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党。 总理是孙文先生,号逸 仙,他是我们民主革命 的伟大先驱!”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6.革命纲领)《民报》中,孙先生提出“三民主义”,我要好好学习! 前提 核心 保障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7.政治:预备立宪)“1906年,清廷宣布_____,又在整什么幺蛾子?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内容维护君上大权的就有14条,其条文中,对封建君主权力极力维护,内中规定的君主权力丝毫不下于封建专制,甚至更甚。” “在立宪派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下,清廷还组织了‘皇族内阁’,13个成员中,皇族占7人,压根就是不想放权,真是毫无诚意,可笑至极!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转而支持我革命派,哈哈哈……” 预备立宪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8.军事条件)“我们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有1907年的萍浏醴起义,有1907年的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还有1911年的广州_____起义。” “虽均告失败,但我们‘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给世人极大震动,为以后的革命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