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型(2)—广东省(人教版)数学七(上)期末复习 一、精选情境型 1.(2024七上·惠东期末)校组织若干师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若学校租用45座的客车x辆,则余下12人无座位;若租用60座的客车则可少租用1辆,则最后一辆还没坐满,那么乘坐最后一辆60座客车的人数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总人数为45x+12,租用60座的客车(x-1)辆, 则最后一辆60座的人数为45x+12-60(x-2)=132-15x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意可得总人数为45x+12,租用60座的客车(x-1)辆,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求出答案. 2.(2024七上·香洲期中)如图,一种圆环的外圆直径是,环宽.若把x个这样的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其长度为,则当时,y的值为( ) A.12148 B.12146 C.12150 D.12152 【答案】D 【知识点】求代数式的值-直接代入求值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x=2时,y=8+(8-2)=14cm, x=3时,y=8+2(8-2)=20cm, 故有x个这样的圆环扣在一起并拉紧,其长度为y=8+(8-2)(x-1)=6x+2, ∴当时,,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图形,找出相应的规律,即y=8+(8-2)(x-1)=6x+2,然后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3.(2024七上·惠东期末)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二维码可以进行身份识别.某校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系统,如下图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如图中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1,0,0,1,序号为(其中),表示该生为9班学生,下面表示6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有理数的乘方法则;用代数式表示图形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解:A: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0,1,1,序号为0×23+0×22+1×21+1×20=3,表示3班学生,不符合题意; B: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0,1,序号为0×23+1×22+0×21+1×20=5,表示5班学生,不符合题意; C: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1,0,序号为0×23+1×22+1×21+0×20=6,表示6班学生,符合题意; D: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1,1,序号为0×23+1×22+1×21+1×20=7,表示7班学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逐项进行判断即可求出答案. 4.(2024七上·龙岗期末)如图,烷烃中甲烷的化学式是,乙烷的化学式是,丙烷的化学式是,…,按照此规律.设碳原子(C)的数目为n(n为正整数),则它们的化学式都可以用下列哪个式子来表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用代数式表示数值变化规律;探索规律-计数类规律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甲烷 中氢原子个数为4=2×1+2,乙烷 中氢原子个数为6=2×2+2,丙烷 中氢原子个数为8=2×3+2,由此可知氢原子的增长规律为2n+2,继而可知碳原子数目为n时,该化学式为 ,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所给条件,找出氢原子的变化规律为2n+2,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5.(2024七上·惠阳期末)我国古代对于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早有研究,《九章算术》中提到一道“以绳测井”的题:“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四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这道题大致意思是:用绳子测量水井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份,那么每等份井外余绳四尺:如果将绳子折成四等份,那么每等份井外余绳一尺.问绳长和井深各多少尺?若设井深为x尺,则下列求解井深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古代数学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井深为x尺, 根据题意可得:, 故答案为: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