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短的故事,深邃的哲理 —七上24《寓言四则》教材解读 《寓言四则》是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选编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极具代表性的四则寓言故事:其中《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于《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代表;《穿井得一人》选自于《吕氏春秋》,《杞人忧天》选自于《列子》,是中国古代寓言的代表。这些寓言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生活智慧,旨在引导七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并理解寓言这一文学体裁,培养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独立思考以及从故事中汲取成长养分的能力。 寓言通常以简短的故事形式呈现,往往带有寓意深刻的哲理或教训。它起源于民间,是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幻想式解读与描述,通过口口相传得以流传。这些故事的创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抽象的道理、道德准则或人生智慧融入生动有趣的情节之中,以达到启迪听众或读者的目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寓言都承载着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早期认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具有以下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寓言一般不会长篇大论,而是用简洁的文字构建故事框架;寓意蕴含深刻,每一则寓言都潜藏着一个或多个关于人生、社会、人性等方面的道理;角色形象鲜明,常借助拟人、夸张等手法塑造生动鲜活的角色;具有教育意义,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教育使命;表现手法多样,经常采用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动物、植物甚至无生命物体以人的语言、行为和思想,让故事充满奇幻色彩。 故事解构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属于记叙文范畴,跟大多数记叙文一样,拥有完整的故事。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自以为是者的当头棒喝 赫尔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商业、旅者等的守护神,他自认为是众神中最重要的神之一,下凡来到雕像者店铺,询问自己雕像的价格,满心期待高价,却发现价格极低,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他先问了宙斯雕像的价值,得知宙斯雕像只值一个银元的时候,他又专门问了赫拉雕像的价格,最后才问了自己雕像的价值,却得知自己的雕像只是一个白送的添头,只好尴尬地离去。 2.《蚊子和狮子》———骄傲自满者的自杀之举 故事中,蚊子体型很小,但是凭借着自己小巧灵活的特点,以自己的长处攻击强大狮子的短处,“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虽然强大,却对蚊子的攻击毫无办法,最终蚊子取得了胜利。打败了强大的狮子,蚊子得意忘形,“唱着凯歌”(跟狮子战斗之前,它也“唱着凯歌”),却不想误打误撞撞进了蜘蛛网,成为了蜘蛛的口中食。 3.《穿井得一人》———谣言的产生与消除 故事中,宋国的有一户姓丁的人,通过打井节省了外出取水的人力,就忙不迭地向人炫耀,却不想因为他表述不清(“吾穿井得一人”),被人以讹传讹传成了他家打井挖出来了一个人,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国君派人前去调查,终于查清了真相———丁氏是通过挖井得到了一个劳动力,而不是从井里挖出来了一个人。 4.《杞人忧天》———自寻烦恼者的担忧与开解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崩塌之后,自己没办法安身,整天吃不好睡不好。这时候,他的一个朋友安慰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人每天都在天里活动,根本不需要担心天塌的事情;日月星辰不过是积聚的气体中会发光的部分,也不会掉下来(就算掉下来也没有伤害力);大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根本不会塌陷下去。经过友人的开解,杞人终于放下了莫须有的担心,开心了起来。 哲理解构 跟普通的记叙文不同,寓言是通过故事表象,来传达寓意深刻的哲理。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真正的尊重来自于实际作为 赫尔墨斯之所以自视甚高,是因为他神使和商人庇护神的身份,却不想现实却给他了当头棒喝,如果仅仅只是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