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23061

高二历史校本作业选修一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测试(含答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0592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高二,选拔,答案,测试,管理,历史
  • cover
高二历史校本作业选修一第二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据《尚书》记载,盘庚要迁都于殷,人民不肯,盘庚“命众悉至于庭,反复解释”。武王灭商后,向箕子(商朝重臣)请教治国之道,箕子认为君主对政事有疑问时要‘谋及庶人’,这表明( ) A.民众参政热情高涨 B.等级秩序尚未形成 C.“天下为公”深入人心 D.国家治理蕴含原始民主 2.1906~1911年,清政府举办了六届留学毕业生考试。学部先举办学业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只授科名(如进士出身、举人出身等),不授官职,须再通过廷试,才能授予实官,廷试完全仿照旧式科举。由此可知,清末留学毕业生选官( ) A.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B.意味着科举制被完全废除 C.标志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 D.仍受传统选官制度的影响 3.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英国政府文官数量据表可知,英国政府文官数量的变化( ) 年份 1891 1901 1911 1914 1922 1939 1943 文官量 79241 116413 172352 280900 317721 387400 710600 A.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B.适应了政府职能的扩大 C.扩大了执政党的阶级基础 D.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4.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北方人一名未取,所录51名全是南方人。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为平息北方士人的不满,朱元璋后增录61个北方人入仕。此后南北分榜取士的制度成为定制。由此可知,南北分榜( ) A.扩大了明朝的统治疆域 B.适应经济格局变化需要 C.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确保了统治秩序的稳定 5.下图是清代各地进士人数图。据此可推知( ) A.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B.受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影响 C.反映了八股取士的弊端 D.制约了清朝科技与文化发展 6.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高等考试令》,规定:“考试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等23个专门学科”。1919年,考试的专门学科又增加了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商业等。这( ) A.确立了文官的考试制度 B.使人才选拔制度臻于完善 C.保障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D.受到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 7.考核是官吏管理的重要部分。据史料记载,秦朝对官吏的考核以“五善五失”为标准,“五善”即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五失”即夸以迣、贵以大、擅制割、犯上弗知害、贱士而贵贝货。秦朝对官吏的考核标准体现了( ) A.对官吏的考察日趋法律化 B.儒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注重对官吏道德素养考察 D.官吏考核程序的完善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如表所示为辞退公务员的“法定事由”的具体规定。这说明我国的公务员制度( ) 法定事由 具体规定 年度考核不称职 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 不胜任工作 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组织的其他安排 机构调整 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接受组织合理安排的 不履行法定义务 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旷工 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A.兼顾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B.坚定贯彻党管干部原则 C.依法筑牢反腐倡廉屏障 D.注重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9.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科举制度的废除( ) A.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 B.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 C.扭转了旧式价值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