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37484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寒假练习:电荷与电流(含答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16210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科学,八年级,寒假,练习,电荷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练习八年级科学:电荷与电流 一、单选题 1.(2024八上·杭州月考)干燥的天气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手拿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消除器中的LED灯发光,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 A.“除电”时, 汽车、LED灯、人体、大地连通 B.汽车上的“电”往往会使汽车吸附更多的灰尘 C.若汽车带的是负电,则瞬间电流方向是由汽车流向消除器 D.汽车带电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接触,发生摩擦起电现象 2.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之后,分别靠近轻质小球甲球与乙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乙球一定带负电 B.乙球可能带正电 C.乙球可能不带电 D.玻璃棒可能不带电 3.(2024八上·椒江期末)在“摩擦起电”实验中,毛皮、玻璃、丝绸、橡胶四种材料束缚电子的本领由弱到强的顺序如下:毛皮<玻璃<丝绸<橡胶。现将毛皮与玻璃棒摩擦,丝绸与橡胶棒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毛皮得到电子 B.玻璃棒带正电 C.丝绸失去电子 D.橡胶棒带正电 4.(2024八上·杭州期末)如图所示,小金从塑料滑梯滑下时头发呈“爆炸”状。这表明她的头发(  ) A.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5.(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用餐巾纸摩擦一根可以绕支架自由转动的吸管,使它带上电,现用另一带电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它们互相排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不是这一原理制成的 B.吸管在摩擦中失去电子而带负电 C.吸管和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D.吸管和玻璃棒带异种电荷 6.(2024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将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用该玻璃棒接触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箔片张开。关于箔片的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的负电荷从丝绸转移到了玻璃棒,使玻璃棒带上负电荷 B.丝绸的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了玻璃棒,使玻璃棒带上正电荷 C.玻璃棒的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箔片,使箔片带上同种正电荷 D.箔片的负电荷从箔片转移到了玻璃棒,使箔片带上同种正电荷 7.(2024·宁波模拟) 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附近有一根原来不带电的金属棒。当用手与金属棒的某一部位接触一下后,移去带正电的小球。关于金属棒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碰在金属棒的左端,金属棒带正电 B.手碰在金属棒的中间,金属棒不带电 C.手碰在金属棒的右端,金属棒带负电 D.手碰在金属棒的任何部位,金属棒总是不带电 8.(2024八上·杭州月考)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三者相互作用情景如图。则(  ) A.A球一定带正电 B.B球一定带正电 C.B球可能不带电 D.A球可能不带电 9. 如图所示,甲、乙、丙为直径不等的三个金属球,甲带正电,乙、丙均不带电,现将乙、丙球接触,甲球接近乙球但不接触,然后把乙、丙球分开,再移去甲球,则(  ) A.乙、丙都不带电 B.乙、丙都带正电 C.乙、丙都带负电 D.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10.(2024八上·莲都期末)如图所示为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下列材料中,可以用来制作①的是(  ) A.塑料 B.橡胶 C.金属 D.陶瓷 11.(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所示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只闭合S2, L1、L2串联 B.同时闭合S1、S3, L1、L2并联 C.同时闭合S1、S2, L1被短路, 只有L2接入电路 D.同时闭合S2、S3,就会造成电源短路 12.如图所示为小李同学在某次测量中连接的实物图,根据该实物图画出其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2024八上·临海月考)小科走进教室,按了开关,两盏灯同时亮了,又按了一下开关,两盏灯又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