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40960

6《芣苢》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1-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80130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芣苢,课件,35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齐读诗句,看它们共同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劳动 《插秧歌》 《芣苢》 朗诵这首诗歌要注意哪些要领? 芣 苢 采采 芣苢,薄言 采之。采采 芣苢,薄言 有之。 采采 芣苢,薄言 掇之。采采 芣苢,薄言 捋之。 采采 芣苢,薄言 袺之。采采 芣苢,薄言 襭之。 / / / / / / / / / / / / 注意轻重音:助词适当轻读,动词适当重读。 读出劳动的欢欣,心情的的热情。 把握好节奏 一、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芣(fú)苢(yǐ ):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一首诗。 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六字概括 节奏感、音乐感 整体感知: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从一开始的采摘,到最后的满载而归,表现出劳动者劳动成果由多变少,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móu suō jiǎ shà shì zā zhāo 《插秧歌》诵读感知 ⑴解题: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⑵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兜(dōu)鍪(móu) 蓑(suō) 胛(jiǎ) 朝(zhāo)餐半霎(shà) 莳(shì) 未匝(zā) ⑶把握节奏,再次朗读。朗读指导:七律阅读节拍有两种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朗读时要注意节奏,读起来要有抑扬顿挫之感。 ⑷指名翻译诗歌。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⑸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全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走近 诗经 二、了解作家作品,知人论世 诗经 六义 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十五国风。常见篇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