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使学生能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伟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 1.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导火线、过程和历史意义; 2.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建构生成 【课题·时空】 2011版课程标准内容 2022版学业要求 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和历史意义 大事年标: ( ) ( ) ︱ ︱ 1919年1月 1919年5月4日 【温故·习新】 活动一: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设问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斗争中心和主力、口号及结果 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1)导火线: (2)时间: (3)斗争中心、斗争主力:前期: 后期: (4)口号: 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取得初步胜利) 【评价标准】 活动二: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设问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性质: ② ③ ④地位: (新的领导阶级: )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其中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同时也是其实质和内涵。 【评价标准】 【研讨·拓展】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 【反馈·提炼】 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五四运动时期一篇文章这样写道:“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主要体现了( ) A.科学精神 B.自由精神 C.民主精神 D.爱国精神 3.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以下口号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是( )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反对华北自治” D.“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4.“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②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④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五四运动发生后,天津商会发表声明:“用特电恳诸公力为主张,勿稍退让,必将青岛收回,以保领土。”苏州市民致函苏州总商会,要求商会抵制日货,“莫畏强梁”。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商人是运动的领导者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D.目的是要抵制经济侵略 6.“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7.芮恩斯在《一个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中写道:“我向上海的总领事发出具体的指示,告诫美国侨民团体, 既不要鼓动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没有人会不同意中国学生的目的和理想,他们是在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战。”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有( ) ①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②推翻北洋军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