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56675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能力提升卷-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含解析)

日期:2025-04-05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14073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数学,上册,七年级,教材,第六
  • cover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实物中,能抽象出圆锥的是( ) A. B. C. D. 2.“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为( ). A.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B.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C.点动成线,面动成体 D.点动成面,面动成线 3.“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让文明成为宜昌人民的内在气质和城市的亮丽名片”.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城”字对面的字是( ). A.文 B.明 C.典 D.范 4.一副三角尺拼成如图所示的图案,的度数为( ) A. B. C. D. 5.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上任意一点,则下列表示线段关系的式子不正确的是( ) A.AB=2AC B.AC+CD+DB=AB C.CD=AD-AB D.AD=(CD+AB) 6.如图,点M在线段AN的延长线上,且线段MN=20,第一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和AN的中点M1,N1;第二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1和AN1的中点M2,N2;第三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2和AN2的中点M3,N3;…连续这样操作10次,则M10N10=(  ) A.2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在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麻麻地斜织着”的语句,这里把雨看成了线,这种生活现象可以反映的数学原理是 . 8.一个角的余角是,则这个角的补角是 . 9.如图,在利用量角器画一个的的过程中,对于先找点,再画射线这一步骤的画图依据,甲同学认为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乙同学认为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你认为 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10.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沿AB折叠后,若∠1=50°,则∠2的度数为 . 11.一个几何体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为 . 12.如图,直线相交于点O,,,平分,,则的度数为 . 13.如图,有公共端点P的两条线段组成一条折线.若该折线上一点Q把这条折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我们把这个点Q叫作这条折线的“折中点”.已知点D是折线的“折中点”,点E为线段的中点,,,则线段的长是 . 14.如图,某海域有三个小岛A,B,O,在小岛O处观测到小岛A在它北偏东62°的方向上,观测到小岛B在它南偏东38°12'的方向上,则∠AOB的补角的度数是 .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计算: (1); (2). 16.如图,,,若,分别作和的平分线,,求的度数. 17.(1)读语句,并画出图形:三条直线AB,BC,AC两两相交,在射线AB上取一点D(不与点A重合),使得BD=AB,连接CD. (2)在(1)的条件下,回答问题:①用适当的语句表述点D与直线BC的关系: ; ②若AB=3,则AD= . 18.如图,将三角尺与三角尺的直角顶点O重合在一起,若,为的平分线,求的度数. 四、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9.如图,,点C是线段延长线上的动点,在线段上取一点N使得,点M为线段的中点,则是否是定值?若是,求出这个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0.将一副三角尺叠放在一起. (1)如图①,若,求的度数; (2)如图②,若,求的度数 21.已知点B在直线上,点M,N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1)如图①,点B在线段上,,求的长; (2)如图②,点B在线段的延长线上,,点C为直线上一点,,求的长. 22.阅读:在直线上有n个不同的点,则共有多少条线段?通过分析、画图得如下表格: 图形 直线上点的个数 共有线段的条数 两者关系 2 1 3 3 4 6 … … … … n 问题: (1)把表格补充完整; (2)根据上述得到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①某学校七年级共有6个班进行辩论赛,规定进行单循环赛(每两班赛一场),那么该校七年级的辩论赛共要进行多少场? ②乘火车从A站出发,沿途经过10个车站方可到达B站,那么在A,B两站之间需要安排多少种不同的车票? 五、解答题(每小题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