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62118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共29张PPT)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5-02-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7658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制度,PPT,社会,国家,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进以及关税、个人所得税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 第十五课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赋出于田,自上税下;贡出于土,从下献上。” ———《玉海·食货·贡赋》 赋供车马、甲兵、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百官禄食,庶事之费。 ———《汉书·食货志》 赋税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主要包括税和役。 概念解读 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户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 田赋:也叫田租,历代封建政府以田亩为征收依据的土地税; 丁税:也叫人头税,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 杂税: 税 役 赋税制度:主要包括税和役。 徭役:以成年男子为依据,为封建国家无偿从事劳动的劳役。包括力役、兵役和杂役; 概念解读 西周分封制下贡赋制度———诸侯的义务:缴纳贡赋;为王室服役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 ———《孟子·滕文公上》 劳役地租 役重于赋 1.先秦时期的赋役制度 (1)西周的贡赋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先秦时期的赋役制度 ①背景: ②表现: ③实质: ④影响: 铁犁牛耕出现 井田制逐渐瓦解,诸侯国财政收入减少 齐国: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 鲁国:“初税亩”(前594年,是指无论公私田(打破公田与私田的界线),按田亩实数收税。) 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制 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推动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 (2)春秋时期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2.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 (1)编户齐民: 材料一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泰半:三分之二),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叛)。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兴, ……上(指汉高祖)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乃下诏赐民十二年(指文帝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 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秦汉时期,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即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大致包括了三部分即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 (2)秦汉时代的赋税: ①田赋 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即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作为田赋。 汉朝:汉初休养生息,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时期实行十五税一,汉景帝时期实行三十税一) ②人头税 秦朝: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 汉朝: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 ③徭役 更卒: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务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 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 戍卒: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2.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2.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 ④财产税 汉朝对车船征税,对商人和高利货者征收算缗钱,对财产总额征收“税民资”,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 告缗 算缗 秦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