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2乡下人家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绘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乡村独特的风光和生活情趣,与单元主题“乡村生活”紧密契合。从语文要素来看,本单元要求学生“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课文通过细腻的描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屋前瓜架等场景的描述让学生了解乡村生活细节,学习精准表达,体会乡村质朴生活本质与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具体事物表达感情的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孩子都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乡村生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与熟悉度。日常穿梭于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亲眼目睹四季农事更迭,亲身参与家禽家畜饲养,熟悉诸如瓜藤攀爬、鲜花绽放、鸡群漫步等乡村场景,这些生活阅历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坚实基础,能轻松唤醒共鸣,快速融入文本描绘情境。然而,正因其熟悉日常点滴,易陷入 “熟视无睹” 困境,对乡村生活独特魅力与深层文化内涵缺乏系统梳理、深度洞察;再加之如今的农村乡土气息已不浓厚,一部分孩子感受不深。在语文学习层面,虽有一定词句理解基础,但对于作者如何运用精妙语言、细腻笔触将平凡乡村景致升华至美学境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作手法领悟尚浅,在将生活素材转化为生动书面表达,精准描绘乡村之美、抒发内心情感上,仍需教师引导点拨,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深入领略乡下人家传统民俗、生活智慧,如时令耕种、邻里互助等,感悟乡村深厚文化积淀,激发对本土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传承乡村文明薪火。 语言运用:认识“构、冠” 等 10 个生字,规范书写 “构、饰” 等 15 个字,流利、有感情且精准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段落;学习作者描绘乡村景致、生活百态的精妙语句,内化并灵活运用于写作与口语表达。 思维能力:借生活经验梳理课文逻辑,对比城乡思考乡村价值,依课文想象乡村发展。 审美创造:品味文中诗意的田园风光、质朴的生活场景描写,鉴赏自然美、人文美、和谐美;以手抄报、仿写、改写等创意形式,展现心中乡村美。 思政元素:体悟乡下人家勤劳、坚韧、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品质,珍视劳动成果,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生活、回馈家乡的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具体事物表达感情的方法。 2. 难点:体会作者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乡下人家的方法,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热爱之情。 五、教法学法 1. 教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朗读法。 2.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圈点批注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搜集乡村生活图片及视频资料。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乡村生活的视频,视频中展现乡村的田园风光、农家小院、家禽家畜等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呀?”引导学生回答出乡村。 2. 教师顺势引出课题《乡下人家》 ,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强调“构”“冠”“率”等字的读音。 3.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特点,如“构”是左右结构,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勾”的竖提要写在竖中线上等。学生跟着书空,然后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姿势和书写错误。 4. 理解词语意思。对于“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