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嘴》配套教案 教学分析: 《顶嘴》 是一首河北民间乐曲,由两支同调的笛子吹奏,逼真地描绘了两人顶嘴的情景,诙谐有趣。这首二重奏曲除了用两支笛子分两声部轮奏以表现你来我往的顶嘴情景以外,还采用民间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将两个不同的声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两人争辩得不可开交的情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乐曲的学习,感受河北的地域文化,风俗风情和河北乐曲的特点。 (2)聆听歌曲,通过歌曲的速度、节奏、情绪的变化为音乐划分段落,并且感受每个段落所描绘的画面。 (3)让学生通过模仿吵架时你一句我一句、你说我顶、两个人同时争吵的动作神态,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4)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地方民间音乐和民族乐器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区分音乐的段落,通过音乐情绪、节奏、旋律感受河北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地方民间音乐和民族乐器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非常多的大好河山,每个地方不同的地域文化会造就不同的地方民间音乐,今天老师要到你们到“燕赵大地”河北去看看,感受一下那里的地域风情和民俗文化会造就怎样的河北民间乐曲。 【播放河北视频】 二、新课教学 (一)乐曲背景 1、介绍河北民间音乐 师: 河北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地方特色浓郁的城市,河北人民也非常质朴率真,因此,河北的民歌主要来源于民间,大多数都是在描绘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旋律极富韵律性。 2、揭示曲名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斥着不同的生活情景,比如说看书下棋的老大爷、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悠闲散步的老大娘,还有忙忙碌碌为工作奔波的年轻人,你们看,下面的这几幅图是在描绘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情景?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避免不了与他人发生争辩,。这几幅图描绘的就是我们在生活中两个人互相争吵顶嘴的场面。 (二)分析感受乐曲 1、初听乐曲 师:河北就有这样一首乐曲,用质朴的旋律,生动的还原出了日常生活中两个人顶嘴的场景,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播放乐曲演奏视频】 2、认识乐曲—竹笛 师:【播放视频】笛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 ,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它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 3、讲解重奏知识 (1)为乐曲选择合适的演奏方式。 师:同学们,刚才聆听观看乐曲演奏视频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听出来乐曲是什么演奏形式?是由一件乐曲完成的独奏,还是由很多乐器完成的合奏,还是我们不常常听过的重奏。 (2)介绍重奏。 师:同学们,重奏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演奏者,演奏同一首乐曲,但同时演奏两个不同的声部或旋律,那么笛子二重奏指的就是用两只同调的笛子演奏一首乐曲,但是演奏的是两个不同的声部或旋律,我们这首乐曲就是用两只同调的梆笛来模仿两个人顶嘴的场面。 4、初步感受笛子是如何表现顶嘴的 师:你们知道笛子是如何表现顶嘴这个场景的吗?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一个音乐片段。 【播放音乐和旋律线条】 师:根据音乐和旋律线条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个音乐片段中,两只笛子运用轮奏的方式,一支奏完另一只奏,以此表现出两个人正一人一句的辩论着,这时候两个人的情绪还很平稳,气氛也很轻松。 (三)分段解读乐曲 师:这首乐曲运用北方竹笛的演奏技法,通过改变速度,力度,演奏方式,为我们呈现出了不同的顶嘴场景,现在让我们到音乐中去感受一下吧! 1、分析解读第一段 师:同学们,请你们先来听一听乐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