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山羊》配套教案 教学分析: 《小山羊》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侗族民歌。歌曲为民族五声调式,二段体结构,四二拍子。单倚音和复倚音在歌曲中频繁出现,饶有兴味地表现了羊的“咩咩”叫声和儿童放羊时悠然自得的形象。第二段旋律很有特点,高声部由模仿羊的“咩咩”声开始,低声部以持续的长音相衬托,两个声部动静交替,此起彼伏,时而平缓,时而激昂,生动地刻画了侗族儿童在山间放牧的童趣和意境。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小山羊,并积极参与歌曲的表演,能与同学合作,学会二声部合唱。 (2)能认识并演唱歌曲中出现的单倚音,复倚音,三连音等音乐记号。 (3)能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侗族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演唱歌曲《小山羊》 (2)引导学生用生动有趣的声音和动作来表现歌曲《小山羊》 教具准备:PPT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在华夏数千年璀璨的历史文明中,有一个散发着独特光芒且富有浪漫诗情的民族,他们“踏歌而舞”生活的地区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有谁认识这个民族吗?如果你还不认识这个民族的话,今天是个好机会和老师一起走进这个民族去了解一下他们吧。 二、新课教授 (一)走进侗族,了解侗族的风土人情 1、侗族的简介 师: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侗语。主要从事农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稻已有悠久的历史,兼营林业,农林生产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侗族地区被人们称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 2、侗族的服饰特点 师:侗族服饰的衣料,过去以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为主。具体的我请了两个侗族的小朋友来向大家介绍,请同学们跟着阿杉阿萨一起走进视频当中去了解一下我们独特的侗族服饰吧。 3、侗族的美食 师:侗族饮食文化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保留着浓厚的民族传统,如“侗不离酸”、“侗不离鱼”的饮食习惯,食油茶、黑糯米饭和“腊也”(合拢饭)的食风,无不反映出侗族饮食文化的民族特点。 4、侗族的特色建筑 师:我们侗族不仅有华丽的服饰,可口的美食,还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建筑,我们称为鼓楼。一般的村寨建有一座到两座,较大的寨子四到五座。 (二)歌曲的学习 师:侗族有一个传统的节日叫做千人大歌会,今天老师也准备带你们参加一次,可是你们知道什么是千人大歌会吗? 1、介绍千人大歌会 师:千人大歌会是侗族的传统节日,2009年有着2500多年的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天也是侗族人民以歌会友的日子 2、初听歌曲并思考 师:今天老师也特地为你们挑选了一首富有地方特色的侗族民歌《小山羊》我们来学一学这首歌曲,然后一起去参加千人大歌会吧,首先,我们先听一听这首歌曲,思考一下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几种演唱形式。 【播放音乐】 师:歌曲有两种演唱形式,分别是齐唱部分(1-16)小节、合唱部分(16-29)小节 3、感受齐唱部分的旋律 师:同学们,歌曲的齐唱部分的表现出了羊儿“咩咩”叫声和儿童放羊时悠然自得的形象,让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齐唱部分吧。 (1)学习了解倚音记号 (2)复习延音记号 (3)学唱齐唱部分。先学唱旋律,然后师唱旋律,生唱歌词。 4、学唱合唱部分 (1)学习了解三连音记号 (2)初听合唱部分旋律,分辨出高声部和低声部。 师:同学们,合唱部分分为了两个声部,高声部由模仿羊叫的“咩咩”声开始,由我们的女生来演唱,低声部以持续的长音相衬托,由男生来演唱。 (3)分声部学习 【注意:高声部在学习时,低声部可以拍击歌曲的节拍,低声部学习时,高声部拍击歌曲节奏,不要让学生没有事情做。】 (4)完成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歌曲的情感处理。师生共同讨论。 2、带着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小山羊》。 三、小结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