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87030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99409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4课,人民,解放战争,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司徒雷登 苏联大使罗申 1949年1月18日,国民政府通知各国驻华使馆,政府将在21日由南京迁往广州,并要求他们一同前往。 请你猜一猜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即以其之边界为边界。 (中长铁路)应归中华民国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共同所有,并共同经营。 旅顺口作为纯粹海军根据地,仅由中苏两国中苏两国军舰及商船使用。 苏联政府同意予中国以道义上与军需品及其他物资之援助,此项援助当完全供给中国中央政府即国民政府。 ———节选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 (1945年8月14日) “我代表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及二万万六千万人民特向你提出下列声明和要求。你及你的政府与其统帅部在接受日伪投降与缔约受降后的一切协定和条约的时候,我要求你事先和我们商量……” ———朱德,1945年8月16日 重庆谈判 背景: 背景: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和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法西斯被打败,英、法等国也受到很大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体实力下降,唯独美国一枝独秀,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极大增强。社会主义苏联进一步巩固;东欧和亚洲的部分国家建立起共产党领导的政权;亚洲和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波澜壮阔,旧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瓦解;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各人民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向前发展。这些,对各国反动势力构成了一种有力的制约,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杨凤城《中国共产党史》 美苏两国的态度对于中国的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虽不起决定性作用,但这种外部因素导致的和平是暂时的、脆弱的。 背景: 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过程: 1945年8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应邀乘专机抵达重庆; 重庆谈判历时43天。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结果: 即《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协议 1946年3月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 否决五项协议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战略防御 爆发: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结果: 1946年7月至10月,中共中央以自卫战争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战略防御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 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 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陕北 山东 彭德怀 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陈毅、粟裕 指挥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南京 长 江 武汉 汉 水 运 河 淮 河 陕 北 山 东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 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武汉, 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意义: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历时52天 歼敌47万 东北野战军(林彪) 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历时66天 歼敌55万 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 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 南线国民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