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课俄国的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B.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变革俄国的专制制度 D.改变农奴命运,提高农奴社会地位 2.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 C.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D.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3.彼得一世改革以富国强兵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目标,他的改革措施必然会削弱贵族的权力,表现在( ) A.创建新式常备军 B.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C.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D.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4.“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该材料描述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5.1836年,美丽的喀秋莎出生在俄国一个农奴家庭,30岁时,她写了一篇文章记述生活。下列最不可能出现在文章中的是( ) A.拥有一个自主婚姻的家庭 B.拥有一块份地 C.由于不听话,被主人卖掉 D.已成为一个花店的老板娘 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图中①处应填的正确史实是 ( ) A.向西方学习 B.生活方式西化 C.推行文化教育 D.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7.“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土地按1861年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交付赎金20亿卢布。农民虽然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分得的土地的面积比之改革前减少了,质量也更坏了。”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1861年改革 ( ) A.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B.对农民具有掠夺性 C.是俄国历史的转折 D.推动农奴制的强化 8.下面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 A.彼得一世建立集权,强化专制统治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提倡文明开化 C.彼得一世学习西方,实行全面改革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9.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 ) ①市场 ②劳动力 ③资金 ④原料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10.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不同点是 ( ) A.统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B.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 C.增强了俄国的实力 D.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11.执政时期开始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的是 (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12.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B.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的大国 C.进行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 D.建立一个横跨亚欧两洲的大帝国 13.“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句话指的是俄国( )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统治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14.17世纪末,与西欧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相比,俄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沙皇彼得一世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 )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15.如果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他( ) A.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在萨拉托加战斗中打败英军 C.颁布《拿破仑法典》 D.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