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03131

4.1 土壤的成分 同步练习(第2课时,含解析)

日期:2025-04-1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281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土壤,成分,同步,练习,2课时,解析
  • cover
4.1土壤的成分(第二课时) 一、选择题 1.在做“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机物”的实验中,使用干燥的土壤主要是为了(  ) A.保证土壤中存在生物 B.防止有机质流失 C.使有机物能快速燃烧 D.避免水分对实验现象干扰 2.某兴趣小组开展土壤成分研究时,将经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如图)。待土壤冷却后发现质量明显减轻,你认为加热后质量减少的物质主要成分是(  ) A.水分 B.空气 C.有机物 D.矿物质 3.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 B.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C.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 D.岩石只需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就能变成土壤 4.如图所示,能更好地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是(  ) A. B. C. D. 5.在土壤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标志着土壤最终形成的是( ) A.最低等生物出现 B.地衣、苔藓植物出现 C.森林和草地出现 D.低等动物的出现 6.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构成土壤的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B.矿物质颗粒占土壤的95%左右 C.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D.土壤空气是土壤生物所需氧气的来源 7.下列各种因素中,不能使岩石风化的是 A.风和冰 B.流水 C.热胀冷缩 D.高等动物 8.下列有关“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验证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后不能等土壤冷却了再去测出质量 B.有的土壤应该是湿润而富含有机物的 C.土壤可以直接放在铁丝网网上加热 D.实验中铁丝网的孔径要稍大一些 9.“水滴石穿”向我们形象地叙述了土壤形成阶段中的一种方式。以下解释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地壳表面的矿物质都是在水的作用下由岩石风化形成的 B.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在水的冲击下形成的 C.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在水的冲击下矿物质埋入土壤中形成的 D.岩石在水的冲击下可以风化变成小碎块 10.小金在测定土壤的成分时,进行了如下的几个实验,实验操作与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实验中,用相同体积的海绵块代替铁块,实验效果相同 B.图甲实验中,为了防止加水过程中土壤坍塌,可将土壤压实后再进行实验 C.图乙实验中,灼烧过程中观察到土壤颜色变黑有焦味产生,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D.图乙实验中,取新鲜土壤加热,减少的质量就是土壤中有机物的质量 二、填空题 11.土壤是经过漫长的 和 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一般每形成一厘米的表土,需100一400年时间,所以要保护土地,珍惜土地。 12.如图所示,在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中,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某同学认为没有用 做实验,因此不能得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 13.选择干燥的土地,取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立方体土壤和棱长为10厘米的一块立方体铁块,把它们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沿烧杯壁缓慢向烧杯内注水,直到水面把土壤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往盛有铁块的烧杯中共加3次满量筒刻度的水和图甲所示的水,往盛有土壤的烧杯中共加3次满量筒刻度的水和图乙所示的水,请回答: (1)此实验的目的是 . (2)这块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大约为 . 1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土壤中有水的实验过程中,记录结果如下表(在加热过程中假定有机物没有分解,土壤都取自同一地点,干湿度相同): 实验序号 土壤颗粒大小 加热前土壤质量m1(克) 加热时间(分钟) 加热后土壤质量m2(克) 1 较细 50 5 33 2 较粗 50 5 35 3 粗 50 5 38 4 较细 50 7 32 5 较粗 50 7 33 6 粗 50 7 35 (1)分析上表,求土壤中水分的体积分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