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教案 教材分析: 两个主题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巧妙地表现出商队与俄国士兵的融洽的关系。乐曲一开始,单簧管和法国号依次吹出第一主题,而小提琴在高把位所奏出的空八度的持续泛音表现出草原的广袤无垠与空旷寂寥。随后,双簧管吹出了第二主题,在原先的背景伴奏下,加入了弦乐的拨奏,仿佛是商队的骆驼和马队的脚步声。 当乐队以多种手法对两个主题进行反复展开时,结构大为扩展,力度也大大加强,在乐队的伴奏下,形成乐曲的高潮。随着乐曲的发展,两个主题由并置关系转而为融合,表现出军队与商队之间的融洽关系。随后是作者运用将两个不同民族风格的曲调巧妙地放在一起同时演奏,象征着俄罗斯与东方民族文化的友好融合。在反复四次后,俄罗斯风格的主题及其他片段在断断续续地再现。 音乐逐渐减弱,商队已渐渐远去,在长笛悠扬的旋律中结束全曲,表示在军队的护送下商队平安穿过草原,渐渐远去。 乐曲有两个主题,一个是代表俄罗斯军队的第一主题,气息宽广,具有俄罗斯歌曲特有的舒缓悠长的风格。另一个主题是代表土著商队的第二主题,悠扬迷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 教学目标: 1、了解熟悉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两个主题旋律,并想象音乐所描绘的画画。 2、能够对交响音画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聆听。 3、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情绪中刻画音乐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4、了解两个主题旋律的演奏乐器,认识并且了解演奏乐器。 教学重点: 了解熟悉《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两个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 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和音乐刻画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前,我们观察一张图片,这张图片中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呢? 生:沙漠、骆驼在沙漠行走等。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先来聆听几段音乐,你觉得下列哪个音乐适合图片中的场景呢? 【聆听音乐选择合适的场景】 师:看来同学们都觉得第二个音乐最适合沙漠中的场景,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乐曲《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师:这首乐曲是由著名音乐家鲍罗丁创作的。鲍罗丁(1833—1887) 他从小对科学和音乐表现出同样的兴趣。医学院毕业后,成为有机化学教授,1862年结识巴拉基列夫后,业余学习和创作音乐。 主要作品:歌剧《伊戈尔王》、第一、二交响曲和交响音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师:这首作品作于1880年。鲍罗丁的交响音画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描绘了一支骆驼商队在俄国军队的护送下,行进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由远而近,继而又消失在空旷的远方。形象鲜明,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标题“交响音画”。 那么大家肯定有一个疑问,什么叫做交响音画呢? 【讲解交响音画】 师:了解了这首作品,接下来让我们观看视频来聆听全曲。 【播放视频】 师:聆听乐曲后,你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一些画面呢?你来说一说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乐曲。 生:描述自己的感受。 师:在刚刚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乐曲描述了两支商队。一支骆驼商队在俄国军队护送的商队。接下来我们聆听乐曲的两个主题来听一听两个主题分别对应哪个商队呢?首先来聆听主题一,主题一是用乐器的演奏的呢?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呢? 【聆听乐曲主题一】 生:出现两次。 师:看来大家都听出来了,主题一出现了两次,那么用来什么乐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介绍单簧管+聆听单簧管演奏视频】 【介绍单簧管+聆听单簧管演奏视频】 师:了解主题一的演奏乐器,接下来我们用“啦”哼唱主题一,并且伸出手指跟随旋律线来画一画,体会旋律起伏。 【跟随音乐画一画旋律线】 师:这一主题气息宽广,具有俄罗斯歌曲特有的舒缓悠长的曲调所以用来表示俄罗斯护卫队。 师:我们来聆听第二主题,跟随旋律线画一画,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