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材分析: “花儿”是发源于青海的一种民歌,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其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歌曲表达自由率真,有“西北之魂”之称。管弦乐曲 《花儿与少年》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律动感,具有“花儿”的风格。这首乐曲的素材取自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20世纪50 年代有人曾将歌曲改编为同名歌舞曲。歌曲还被改编为多种器乐版本。 教学目标: 完整欣赏《花儿与少年》,可以听辨乐曲结构,体会和感受民歌音乐的特点。 能够听辨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并且能听辨第二主题的主奏乐器,体验“花儿”的山歌特点。 3、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4、通过认识二分音符、全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了解音乐要素和乐曲之间的关系。可以对音乐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 能够听辨两个不同的音乐主题,并且能听辨第二主题的主奏乐器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乐曲,了解音乐要素和乐曲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不光有他们各自的风俗特色与秀美风光,也有着地方代表的民间歌曲,我们称之为“民歌”。《花儿与少年》就是来自青海的一首歌曲。首先让我们来体会西北美景吧。 【播放风景视频】 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纯朴: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在青海民歌中,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是一种歌曲体裁,具有西北特色的民族音乐。 【幻灯出示介绍“花儿”】 二、讲授新课 师: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大家来想一想“花儿”代表什么呢?那么“少年”又代表什么呢? 生:美丽的姑娘或者少年等。 师:在我们今天聆听的乐曲中,花儿代表轻歌曼舞的姑娘,少年代表朝气蓬勃的少年。 师:接下来我们首先来聆听《花儿与少年》这两段主题音乐,哪一段能联想到花儿?哪一段能联想到少年?为什么呢? 【聆听音乐+描述原因】 (设计意图: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不同,学生自己聆听先根据自己的音乐感觉来判断,没有固定答案) 生:可能回答女生活泼。男生沉稳等。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为什么两个主题给我们不同的感觉呢?让我们来进一步欣赏两个主题的音乐。来了解音乐的奥秘看一看在了解音乐后,你的答案会不会有改变。 师:首先我们来聆听第一主题。这一次聆听我们从节奏、节拍、速度、情绪这四个方面来聆听。 【聆听第一主题加讲解】 师: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跟着乐曲感受一下情绪不同的两段它们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 【学生跟着乐曲感受速度与节拍的变化 】 师:首先我们来聆听第二主题。对比第一乐段,还是从节奏、节拍、速度、情绪这四个方面来聆听。我们跟着用‘la’哼唱。 【聆听第二主题加讲解】 师:通过对比聆听,你的答案有变化吗?为什么? 生:回答 师:有些同学通过了解后,答案有所改变,那么我们从两个主题的节奏、节拍、速度和情绪去欣赏了乐曲。在音乐中,每个人对于相同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感受音乐。 师: 接下来聆听乐曲第一主题,听一听主奏乐器是什么呢? 【聆听+讲解双簧管】 师:在第一次的演奏中,第一主题使用双簧管进行了演奏,第一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四次,用了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主题,这样交替变换乐器演奏,使音乐听起来更丰富。 师:接下来我们完整聆听乐曲,你来听一听第一主题的4次演奏在力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聆听+连接对应演奏力度】 师:让我们继续聆听乐曲,聆听乐曲,第二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几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