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08515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共19张PPT+视频)

日期:2025-04-0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14574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1课,古代,日本,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第11课 古代日本 学习目标 1.了解大和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武士集团的形成和幕府统治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2.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3.通过对古代日本的学习,认识到要不断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积极体会时代内涵,弘扬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使命感。 第 部分 壹 6世纪前的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概况 地理环境: 特点: 影响: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6800多个小岛组成。岛上大多是山岭。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岛国,岛屿众多、山地众多,平原少、多火山地震,资源匮乏。 便于发展渔业、航海业,便于畜牧业发展,灾害频繁,忧患意识较强。 结合课本和图片,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2.发展历程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239年)十二月,诏书报倭女王曰:“……今以汝为亲魏倭王,假金印紫绶,装封付带方太守假授汝。 ”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 兴起: ①出现小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汉朝时与中国已有交往,与中国有“通使”关系。 ②基本统一: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最高统治者:“大王” 王室 贵族 部民:地位近似奴隶 部民制 “田 部” “海 部” 问题思考:大和国是如何实行管理的? 政治: 经济: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锦织部、锻治部等。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实质:奴隶主贵族统治 第 部分 贰 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 1.背景: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的原因? 材料一: 当时一些较大的贵族极力想控制中央政权,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下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兼并土地,残酷地剥削部民,许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剥削,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材料二 :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 材料三 :日本共派遣隋使4次,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13次,每批数百人。对于人口不足300万的日本,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相当大。使节团成员中有外交官员、僧侣、留学生和工艺、艺术等各方面的人才。 ①根本原因:皇权衰落;贵族实力强大,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动荡。(国内) ②外部原因:隋唐的先进强大,社会繁荣,国力强盛。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国外) 大化改新前,苏我氏等大贵族控制政权。645年6月12日,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谋划实施了暗杀权臣苏我入鹿的宫廷政变。最终权倾朝野的苏我氏宗家灭亡。皇室夺回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轻太子为孝德天皇(36代)。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7世纪中期(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参照起源于日本本土的政治经济制度,又吸收了中国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布《改新之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日出之处的国家)。 乙巳之变 孝德天皇 皇极天皇 中大兄皇子 中臣镰足 苏我入鹿 中臣镰足 相关史事 2.概况: 兴起: 人物: 内容: 646年 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政治 经济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吏管理 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②土地分给公民,每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