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同学们,你们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吗 它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孙权劝学》。这篇课文讲 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如何劝诫大将吕蒙学习的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的学习观念,还 能思考:为什么学习如此重要 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坚持 学习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篇经典文章吧! 新课导入 作者介绍 · 司 马 光 :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他主持编纂了《 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司马光在《资治 通鉴》中融入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有他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社会 的深切关怀。《孙权劝学》作为其中的一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智 慧交锋,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在塑造人格、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力量。司马光 以史为鉴,意在警示后人,学习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提升,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 历史背景 · 三国时期: 在公元220年至280年这段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魏、蜀、吴三国各据一方,形 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孙权,作为吴国的创立者,不仅英勇善战,更懂得治国之道。 而吕蒙,则是他麾下的一员骁勇大将。面对魏、蜀的威胁,孙权深知要想保住吴国 的基业,必须让文武百官都具备全面的素质。因此,他特别劝导吕蒙要多读书,提 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战略眼光。 文体介绍 · 文 体 : 《孙权劝学》属于历史散文,节选自著名的《资治通鉴》。其文字简练而意赅,叙 述条理清晰,人物对话栩栩如生,蕴含着深远的教育寓意。通过细腻描绘人物间的 对话与情节的推进,文章深刻揭示了学习的价值所在,并生动展现了各个角色的心 灵成长与蜕变。 正字音 1.卿 (qīng): 古代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你”。 2.孰若 (shú ruò):哪里比得上。 3.涉猎 (shè liè):广泛阅读,粗略学习。 4.刮目相待 (guā mù xiāng dài):用新的眼光看待。 5.非复 (fēi fù):不再是。 6.吴下阿蒙 (wú xià ā méng):指学识浅薄的人。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初 ,权/谓吕蒙/曰:“卿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yé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geng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suì 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 注释 ·1 . 治经为博士: 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古代官职)。 ·2. 涉 猎 : 广泛阅读,不求深入。 ·3 . 见往事: 了解历史。 ·4. 才 略 : 才能和谋略。 ·5. 士 别 三 日 : 形容时间虽短,但变化很大。 ·6 .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看待。 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进一步去学习!” 蒙 / 辞以军 中 / 多务 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yé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十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 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 解历史罢了。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蒙/ 乃始/ 就学。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 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gèng 蒙曰:“十/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平!” 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