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1/50/50f97529667c929edb05b7433a37bb96.png)
专题三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主干知识】 知识点一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转型 1.晚清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生产模式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耕织分离引发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2)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农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工业的比重日渐上升。 (3)国内外市场形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打开了国门,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的关卡逐渐减少,这些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掠夺,也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经济政策的变化: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清政府的商业政策经历了从抑制商业到放宽限制再到鼓励商业的演变。 2.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经营方式 主要史实 近代银行 的建立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其先后在各地设立分行 股份制 企业出现 19世纪70年代,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 证券机构出现 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大型百货公司的出现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 整顿税务 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 控制金融 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 改革币制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通的镇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纸币。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 4.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 ①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②原因: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推翻地主阶级统治。 ③作用: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使中国共产党赢得广大农民的拥护,政权得到巩固、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全民族抗战时期 ①政策:停止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改为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②原因: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争取抗战胜利。 ③作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团结了地主共同抗战,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解放战争时期 ①政策: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②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1947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需要巩固后方。 ③作用: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大批青壮年踊跃参军支援前线,农民群众的支援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知识点二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探索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背景:经过采取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等措施,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2)内容: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经过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 (1)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曲折:1958年,中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