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01851

2024—2025学年度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1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502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学期,试题,历史,考试,模拟
  • cover
祥云县第一中学2027届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卷(一) 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6页,第II卷第6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玉·见-红山·良渚文化展”,两种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穿越千年时空,终于在此相遇。图1两件展品共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 A.多元一体 B.封闭保守 C.自成体系 D.连绵不断 2.战国时期,士人可军功入仕;可游说自荐,如苏秦、张仪纵横游说,兼任数国卿相;可经由荐举,如齐国政治家曾“一日而见(引荐)七人与宣王”。这反映出 A.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 B.学术氛围自由宽松 C.士阶层决定现实政治 D.选官顺应时代需要 3.康有为认为:“孔学行于天下,自汉武始。汉武帝当享配文庙(通常指的是祭祀孔子及其弟子的庙宇),以报其大功。”康有为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汉武帝 A.尊崇儒术 B.改革币制 C.打击豪强 D.休养生息 4.《魏书·列传·卷九》记载:“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措施是 A.迁都洛阳 B.改说汉语 C.改穿汉服 D.与汉族通婚 5.史载,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进士考试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在此,唐太宗看重的是科举制有利于 A.提高官员素质 B.扩大统治基础 C.削弱丞相权力 D.提高行政效率 6.从汉朝开始,中国佛像大多沿袭印度风格,采用通肩大衣、波发、薄唇、高鼻长眉的犍陀罗样式。北魏时期,魏逵大胆求变,将佛像定格为宽额、浓眉、长眼、垂耳、笑脸、大肚的形象,推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审美水平出现根本变化 B.佛教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 C.佛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一 D.佛像象征性内涵逐渐丰富 7.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宋代“财也收了”的措施是设 A.转运使 B.通判 C.参知政事 D.枢密使 8.面对国内既有“耕稼而食,城郭以居”的汉族居民,又有“渔猎而食,车马为家”的契丹族人民的社会经济状况,辽代统治者推行的政治制度是 A.南北面官制 B.猛安谋克制 C.四等人制 D.土司制度 9.宋代,鄂州“贾船客舫,不可胜计,市邑雄富,列肆繁错。盖川、广、襄、淮、浙贸迁之会”。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C.区域商业贸易的繁荣 D.“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10.曾三次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著有《瀛涯胜览》一书,书中描述了沿途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等内容。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A.宣扬了明朝的大国国威 B.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C.丰富了国人的海外知识 D.传播了中国的先进文化 11.康熙下令中央政府重新辑刊《朱子全书》,并亲自到山东曲阜向孔子“行三跪九叩礼”,还亲行耕籍礼以示“重农务耕”。以上举措旨在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巩固儒学正统地位 C.回应清初进步思潮 D.强化小农经济主体 12.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当时浙江、江苏、广东的一些地区大量种植桑树,特别是浙江“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