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19475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2.2.1 无脊椎动物(第1课时刺胞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881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动物,人教,扁形,刺胞,课时,无脊椎动物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 期 教 学 设 计 课题: 2.2.1 无脊椎动物(刺胞动物和扁 形动物) 课时: 3课时(第1课时) 学校: 任课教师: 任课学科: 任教班级: 2024年9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16课时 备课教师: 课题 2.2.1 无脊椎动物:刺胞动物和扁形动物(第1课时) 课型 新课 学习 目标 1.通过呈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理解和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以及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2.通过呈现常见的刺胞动物以及刺胞动物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刺胞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 3.通过呈现常见的扁形动物以及扁形动物的特征,理解和掌握扁形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 教材 分析 重点 理解和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以及常见的无脊椎动物;理解和掌握刺胞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理解和掌握扁形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 难点 理解和掌握刺胞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理解和掌握扁形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 教学 准备 课件、视频等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活动情况 二次备课 一、导入环节:我国科学家舒德干发现昆明鱼 二、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三、刺胞动物 1.刺胞动物的生活环境 2.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辐射对称 (2)体表具有刺细胞 (3)有口无肛门 四、扁形动物 1.常见的扁形动物及生活环境。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两侧对称 (2)背腹扁平。 (3)有口无肛门 五、比较刺胞动物和扁形动物 师:播放“视频:我国科学家舒德干发现昆明鱼”,提问:999年元旦,我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昆明鱼的化石,你知道这一发现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生:观看视频并思考回答。重要意义:将脊椎动物的记录向前推了约5000万年 师:呈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结构。提问:观察下图中的生物,比较它们的结构,分析其有什么主要区别? 生:观察和结合教材思考回答。体内有无脊柱。无脊椎动物(95%):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脊椎动物(5%):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师:呈现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引导学生认识无脊椎动物。 生:认识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师:呈现水螅、水母、海蜇、珊瑚虫的生活环境。提问:结合下图中的刺胞动物,归纳它们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归纳。刺胞动物的生活环境: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 师:呈现水螅的形态结构图。提问:经过水螅的中央轴,有几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 生:观看图片和思考回答。多个切面 师:呈现辐射对称的概念。辐射对称:经过动物体的中央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 两个相等的部分。呈现其它刺胞动物的形态。提问:结合水螅的身体对称特点,观察下图中的刺胞动物,归纳它们的身体对称特点。 生:结合图片和教材思考回答。刺胞动物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 师:呈现水螅、水母、海蜇的图片。提问:观察下面的刺胞动物,辐射对称的刺胞动物的身体能分出上下、前后、左右、背腹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生:观察并思考回答。能分出上下,不能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优势:便于感知各个方向的刺激,有利于防御和捕猎。 师:播放“视频:水螅捕获食物的过程”。提问:结合水螅捕获食物的过程,思考水螅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生:观看并思考回答。刺细胞:内有刺丝和毒液,分布于水螅的全身,主要在触手。 师:呈现海葵、水母、珊瑚虫的刺细胞。提问:结合下图中的刺胞动物的结构,归纳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生:结合图片思考回答。体表具有刺细胞。 师:呈现水螅的结构。提问:结合下图中的刺胞动物的结构,思考食物从哪里进入,消化后的食物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