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19991

27.2.3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6917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7.2.3,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同步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2.3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 1.如图,一朵小花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为;镜头到传感器的距离为.若小花高,则小花在传感器上的高度为( ) A. B. C. D. 2.如果整张报纸与半张报纸相似,则此报纸的长与宽的比是( ) A.2:1 B. C.4:1 D. 3.某校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教学大楼的高度,用1.5m的竹竿作为测量工具.在阳光明媚的某天,该兴趣小组移动竹竿,使得竹竿顶端的影子与楼顶的影子在地面处重合,如图,测得,,则教学楼的高是( ) A. B. C. D. 4.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来到宝安区海淀广场,设计用手电来测量广场附近某大厦的高度,如图,点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大厦的顶端处,已知,,且测得米,米,米,那么该大厦的高度约为( ) A.米 B.米 C.米 D.米 5.如图,电灯P在横杆AB的正上方,AB在灯光下的影子为CD,AB∥CD,AB=2m,CD=5m,点P到CD的距离是3m,则P到AB的距离是( ) A. B. C. D. 6.在某一时刻,测得一根高为的竹杆的影长为,同时测得一栋楼的影长为,则这栋楼的高度为( ) A. B. C. D. 7.四分仪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测量仪器。其出现可追溯到数学家托勒密的《天文学大成》.图是古代测量员用四分仪测量一方井的深度,将四分仪置于方井上的边沿,通过窥衡杆测望井底点、窥衡杆与四分仪的一边交于点.图中,四分仪为正方形.方井为矩形.若测量员从四分仪中读得为,为,实地测得为.则井深为( ) A.4 B.5 C.6 D.7 8.有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为,边上的高为,现要把它分割成若干个邻边长分别为和的小长方形零件,分割方式如图所示(分割线的耗料不计),使最底层的小方形的长为的边在上,则按如图方式分割成的小长方形零件最多有几个(  ) A.个 B.个 C.个 D.个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标杆BE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已知标杆BE高为1.5m,测得AB=3m,AC=10m,则建筑物CD的高是 m. 10.如图,电灯在横杆的正上方,在灯光下的影子为,,,,点到的距离是,则点到的距离是 . 11.在阳光下,一名同学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米.同时另一名同学测量一棵树的高度时,发现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其影长为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米,则树高为 米. 12.《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井径五尺,不知其深,立三尺木于井上,从木末望水岸,入径五寸.问井深几何?”意思是:如图,井径尺,立木高尺,寸尺,则井深为 尺. 13.高6cm的旗杆在水平面上的影长为8cm,此时测得一建筑物的影长为28m,则该建筑物的高为 . 14.为了估计河的宽度,勘测人员在河的对岸选定一个目标点A,在近岸分别取点B,D,E,C,使点A,B,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A,C,E也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经测量米,米,米,则河的宽度AB为 米. 三、解答题 15. 为了测量水平地面上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某学校数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案:把一面很小的镜子放在与树底端B相距8米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米,观察者目高CD=1.5米,则树AB的高度. 16.如图,平行于BC的直线DE把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试确定点D(或E)的位置. 17.如图为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ABC,AB的长为10cm,AC被分为60等份.如果小玻璃管口DE正好对着量具上20等份处,且DE∥AB,那么小玻璃管口径DE是多大? 18.如图,为估算某河的宽度,在河对岸边选定一个目标点,在近岸取点,使得,点在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